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6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之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之本出自〔論語‧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魯國人林放感於當世禮樂崩壞,故向孔子請教禮的本原意義。孔子鑑於一般人都只見到禮的形式與表面,而林放卻能問及禮的本原問題,所以稱許他問到了「大」題目。在孔子的回答中,「奢」是指以排場的奢侈表現為重,「儉」則是儉省到缺少了應有的準備;「易」是徒重儀式文飾而沒有哀痛之實(按〔朱熹集注〕),「戚」是指哀痛而禮文不備的哀戚。孔子認為,雖然儉戚與奢易都不合禮,但是比較之下,儉戚更接近禮的精神,所以在無法兼顧的情形時,他寧可選擇儉戚而避免奢侈或徒重形式。
  由於孔子是用「奢易儉戚」舉例回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的根。如:「根本」、「草本」。
事物的根源或本原。如:「基本」、「助人為快樂之本」。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校本部」。
原來的。如:「本來」、「本意」、「原本」。
依憑。如:「本乎良心」、「打分數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自己的。如:「本身」、「本地」、「本國」。
今、目前的。如:「本日」、「本年」、「本月」。
母金、資金。如:「本金」、「成本」、「賠本」、「將本圖利」。
書冊、簿子。如:「課本」、「筆記本」。
量詞:A>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C>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盛世佐《儀禮集編.卷首上.綱領.通論制禮之本》:「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言禮則曰復、曰約;言教則曰一、曰不多,繁文縟節,非聖人語。」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宋.蘇軾〈赤壁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也作「整襟危坐」。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唐元稹作,寫張生與崔鶯鶯遇合的故事,為元人西廂記所本。也稱為「會真記」。
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信實。《禮記.禮器》:「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文選.劉琨.扶風歌》:「忠信反獲罪,漢武不見明。」
整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態度神情莊重嚴肅。《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李道傳傳》:「雖處暗室,整襟危坐,肅如也。」也作「正襟危坐」。
禮奢寧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節與其瑣碎繁苛,不如儉約一些。語本《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梁書.卷五二.止足傳.顧憲之傳》:「喪易寧戚,自是親親之情;禮奢寧儉,差可得由吾意。」也作「禮存寧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