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稀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少。《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景傳》:「居家稀少,田地饒廣。」
人煙稀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家極少。形容偏僻荒涼的地方。《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人煙稀少,閭井荒涼。滿前敗宇頹垣,一望斷橋枯樹。」
稀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體系的資源是有限的,即使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但仍無法滿足人類無窮的慾望,這就是資源的稀少性緣故。與稀少性相關連的概念就是機會成本,在資源有限的限制下,如何分配資源的生產用途來滿足人類無窮慾望,是經濟學的重要課題,因為多生產某一財貨必將減少他種財貨生產時可用的資源,多用一單位資源於環境保護上,必減少其他財貨的生產。所以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稀少性,則經濟學地無存在的空間了,而經濟學其實就是一種「選擇的科學」。
  另外,在資源稀少性的問題中,為何自然資源的稀少性較其他物質的稀少性更引發我們的關心?這又牽涉到一個概念,就是生產要素間的替代性問題。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自然資源的缺乏...
稀少性地租 ,稀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生產因素的報酬而言,地租應是指支付給土地的報酬,且由於土地這項生產因素具稀少性與不可再生的特性,已有稀少性地租之名,簡稱稀少租。
  在經濟學中所稱的地租或經濟地租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如根據J. Robinson與K.E. Boulding的看法,認為地租是生產因素的超額報酬部份,也就是生產者剩餘的部份;而A. Marshall則認為廠商的固定投入(土地機器設備等)一旦決定後,其最低供給價格為零,因此當產品價格升至相當程度,銷貨所得除能概括直接成本(原料與勞力等)外,尚有剩餘作為固定投入的報酬時,該報酬即所謂的準地租(Quasirent);此外,D. Ricardo所提出差額地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話好像少了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的、不多的。如:「稀有」、「稀罕」、「稀奇」、「稀少」、「稀世珍寶」、「地廣人稀」。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翟公官居廷尉時賓客盈門,失官後門前冷落,可張網捕雀。見《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後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從擁有權勢到離開政治中心後門庭冷落、賓客稀少的景況。也作「門可羅爵」、「門可張羅」、「門前雀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但真正學有所成的人卻像麒麟的角一樣稀少。」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鳳毛麟角」,用來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奇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珍貴稀少的花卉。漢.司馬相如〈美人賦〉:「奇葩逸麗,淑質豔光。」明.朱鼎《玉鏡記》第一一齣:「只見萬種奇葩呈豔麗,十分春色在枝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