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窮達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論窮困或發達皆由上天命定。《文選.班彪.王命論》:「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南史.卷三七.沈慶之傳》:「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也作「窮通皆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寒,缺少錢財。如:「貧窮」、「窮苦」、「窮人」、「窮光蛋」。
困頓、不得志。如:「窮困」、「窮途末路」。
澈底追究。如:「窮究」、「窮理盡性」、「窮源探本」。
極、盡。如:「無窮無盡」、「趣味無窮」、「層出不窮」、「山窮水盡」。
偏僻、荒遠。如:「窮山惡水」、「深山窮谷」、「窮鄉僻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如:「到達」、「抵達」。
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
見解透澈,通曉明白。如:「知書達禮」、「通情達理」、「通權達變」。
表明、告知。如:「表達」、「傳達」、「轉達」、「辭不達意」。
顯要的。如:「顯達」、「達官貴人」。
興旺。如:「發達」、「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遣。如:「命人前去」。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如:「命令」、「遵命」、「奉命」、「聽命行事」。
生物生存的機能。如:「生命」、「性命」、「救命」、「命在旦夕」。
先天注定的,非後天所能改變的。如:「命運」、「好命」、「算命」、「紅顏薄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取定。如:「命名」、「命題」。
以為。如:「自命不凡」、「自命風流」。
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天命者,古代以為天命之所歸為天子。《書經.咸有一德》:「皇天弗保,監于萬方,啟迪有命。」《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
2.既定的命運。《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3.保有生命。如:「大伙要想有命離開這險地,務必同心協力。」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嗟2>我憤歎,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
時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嗟2>我憤歎,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
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經人力達到或造成。《文選.班彪.王命論》:「窮達有命,吉凶由人。」《文選.陸機.辯亡論下》:「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險,言守險之由人也。」
志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嗟2>我憤歎,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