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定憲法。如:「我國在經過重重困難之後才得以完成立憲,實行民主政治。」
預備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日俄戰爭結束,日本勝利,這對中國影響極大。當時,中國人認為日本之勝乃立憲政治戰勝專制政治的象徵,因而要富國強兵就須實施憲政。清廷為收攬人心,乃於1905年廢科舉,派五大臣赴日、歐、美各國考察憲政,而後依據五大臣的報告,於1906年確定實施憲政的方針,開始為行憲而準備。1908年發表憲法大綱和行憲程序。依此程序,清廷決定在九年後的1916年公布憲法,頒行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
君主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君主為國家元首,而實際政治由首相所領導的內閣主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日本等。
立憲政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制定《憲法》,以規定國家權力行使的政體,即稱為「立憲政體」。
立憲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的立憲運動。由各省議會聯合發動,請求清廷速定《憲法》,以決國體。曾五次請願不遂,後轉而同情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憲法的簡稱。如:「立憲」、「制憲」、「違憲」、「修憲」、「行憲」。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有條有理注音︰|ㄡˇ ㄊ|ㄠˊ |ㄡˇ ㄌ|ˇ漢語拼音︰yǒu tiáo yǒu lǐ釋義︰猶「有條不紊」。見「有條不紊」條。 01.《文明小史.第六○回》:「自從這『立憲』二字發見了,就有人從西書上譯出一部《憲法新論》,講的源源本本,有條有理。」 02.《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一四回》:「(浦秀)本是個秀才,……又操了一枝好文筆,發起議論來,無論新學舊學,都說得有條有理。」
水深火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康有為〈答南北美州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且倡革命者,必以民權自立為說,公舉民主官吏為言,近引法、美,切乎時勢,合乎人心,當水深火熱之餘,莫不信之望之。」
開宗明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文明小史》六○回:「新書裡面講政治的,開宗明義,必說是某國是專制政體,某國是共和政體,某國是立憲政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