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8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童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童與僕役,後泛指僕人。也作「僮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僱做雜事的人。如:「僕人」、「女僕」、「奴僕」、「老僕」。
「我」的謙稱。如:「僕自小好為文章,以至於今。」
僕僕:勞累困頓的樣子。如:「他一路風塵僕僕的趕來,為的就是要見你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問。如:「慰勞」、「勞軍」。《儀禮.覲禮》:「北面立,王勞之,再拜稽首。」宋.張舜民〈打麥〉詩:「曲終厭飫勞童僕,豈信田家未入脣。」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將城門大開,每個城門只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灑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是梳洗一番,帶著兩個隨侍的小童僕,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付景象,覺得事有蹊蹺,不敢再前進,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著拂塵驅趕蚊蠅。城內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
安居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家頗富饒,童僕多人。一家正安居樂業,不想安祿山兵亂,潼關失守。」
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童僕。《莊子.山木》:「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玩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賞玩、研習。漢.王充《論衡.案書》:「劉子政玩弄左氏,童僕妻子,皆呻吟之。」
僮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僮與僕役。泛指僕人。《漢書.卷九一.貨殖傳.白圭傳》:「能薄飲之,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三國演義》第二三回:「若聚五家僮僕,可得千餘人。」也作「童僕」。
喜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將城門大開,每個城門只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灑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是梳洗一番,帶著兩個隨侍的小童僕,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付景象,覺得事有蹊蹺,不敢再前進,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著拂塵驅趕蚊蠅。城內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