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7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降祥瑞的徵兆,與人事相呼應。《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應。」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應原則目錄1 緣由2 符應理論3 符應論對社會的批評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緣由包里斯在其著作中,運用了衝突理論模式來分析當代教育制度的一個範例。在他的分析中明顯地使用衝突變遷與強制的概念,根據美國供共教育所要實施的目標,包里斯認為,就是在替資本主義的存在而實施的,他認為,大眾教育提供個人為適應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再者為培養未來勞動工人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
符應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應理論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教育與經濟制度之相互對應關係,此理論批判當代社會偏袒資本主義,運用教育制度而再製資本主義的人力資本與社會階層,以完成資本主義的階級統治。
  對於教育與經濟制度間的關係,歷來學者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教育的價值是內在的,目的是促進個體的生長與經驗的改造,而非未來職業角色的預備,亦不須服務於經濟制度。但是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工具,它的功能必須充分滿足經濟與政治的需求,並應隨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而調整目標。因此學校所陶冶的知能、態度與人格,無非是為了培養合格的人力資本。這種論點已蘊含了「符應」的概念,意指學校教育的內容必須「符應」就業市場的...
真理符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理符應說」是真理論的一種,主張命題的真假取決於其與世界的關係,即命題所指是否與事實相符應。真理符應說認為人類透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經驗而取得知識,真理則建立在是否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一條件之上;也就是說,一個真的信念、命題或知識,必須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說最早可上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形上學](Metaphysica)。亞里斯多德指出,一陳述或語句是否為真端視其與事實之相應與否,若說某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事實的確如此則此一陳述為真,反之則為假(false)。
  現代哲學中,真理符應說的代表人物是羅素(Bert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國立內埔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階層,在國家經濟建設中,都有傑出的表現,對學校也有一份深厚的感情與期許。在科技化、資訊化的時代,為符應時代的變遷與教育改革的思潮,本校除了繼續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培養健全的職業道德,成就經建基層人才,為國家所用之外。仍需加強學術導向的基礎能力之奠基,培育學生未來再學習的能力,以提升國家的人力素質。為期達成目標,將透過學校組織變革、運用全面品質管理、實施績效責任制、推動學習型組織、協助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生全人教育與多元智能的學習、鼓勵家長正向參與學校事務、善用社區資源與協助社區發展等等來達成學校發展目標。 校徽 學院系...
我汝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生關係之反思 第一個啟示在於反省現今日漸疏離的師生關係。傳統的師道---傳道、授業、解惑或許已無法符應現今實況,但是過度追新逐異的結果造就一批看電視、吃漢堡、聽隨身聽、玩電動玩具的新世代,而新生代老師也缺乏過往大師春風化雨、誨人不倦的風範,其將教育從一生的志業降格為只求謀生的工作。 二、教育愛的我汝關係之實踐 第二個啟示在於糾正將教師視同知識的代理商,將學生看作分數的負載者,把師生關係等同於教學上的組合之偏誤以後,進一步把巴博爾的我汝關係化做不忮不求的教育愛,融入若干老師與一群學生聚合的班級生命體中。讓師生之間互為主...
龍門國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門國中建築揉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巧妙的結合這看似矛盾相悖的兩個元素,呈現非常人性化、充滿藝術氣質、符應師生教學需求的現代化風貌。學校成立:93年7月底各標工程陸續完工,93年8月「龍門國民中學」正式成立。學區含龍門里、龍生里、龍淵里、新龍里、龍坡里、大學里、龍泉里、臥龍里(5=8鄰)。招生狀況:龍門國中93年8月正式成立,第一年招生共18 班,94學年度再增15班,95學年度起每年招收新生16班,目前學校總班級數普通班48班、特教1班、學困1班共計50班,學生人數達一千七百餘人,為一所年年額滿學校。教職員工編制數:職工...
大安區龍門國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門國中建築揉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巧妙的結合這看似矛盾相悖的兩個元素,呈現非常人性化、充滿藝術氣質、符應師生教學需求的現代化風貌。學校成立:93年7月底各標工程陸續完工,93年8月「龍門國民中學」正式成立。學區含龍門里、龍生里、龍淵里、新龍里、龍坡里、大學里、龍泉里、臥龍里(5=8鄰)。招生狀況:龍門國中93年8月正式成立,第一年招生共18 班,94學年度再增15班,95學年度起每年招收新生16班,目前學校總班級數普通班48班、特教1班、學困1班共計50班,學生人數達一千七百餘人,為一所年年額滿學校。教職員工編制數:職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