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節慶     
瀏覽人次:1891 收藏人次:401222
節日慶典。如:「傳統節慶」。
節慶;市集     
瀏覽人次:210 收藏人次:0
此字指年度節慶,有節日,市集之意。相似活動,法文為Foire,德文為Mess,德文有一名詞,「跳躍之節」(Die Leipsiger Messe),極可能為古代城市名(西元1200年左右)。「Messe」這個字由基督宗教的傳教士們傳入各地區,因此有所謂的冬之節慶(Winter-Messe)或基督之節(X-Messe,或熟知之聖誕節,此時非基督教國家為慶祝太陽節或農節的日子)等。希臘文的Circe或kirte與Messe此字是有關連的,而形成Kirkmess這樣的字。無論如何,此詞為商人之節慶,有關買賣,而這種人們聚集的活動中總少不了歌唱、宴樂及跳舞。操條頓語之地(Teutonic lands)...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日本節慶     
瀏覽人次:161 收藏人次:0
日本每年的節日多達幾十個,有各式各樣的「祭」,無論神道節日、佛教節日、或基督教節日,人們都會欣喜若狂地投入各種活動,但慶祝這些節日,並不證明和表示人們的宗教信仰,只不過是大眾習俗。日本最主要的節日是正月新年,新年伊始要迎接「正月神」,即年神。所謂年神,就是保證新的一年再獲豐收之神,為了迎接年神,必須先進行徹底的大掃除。除了新年外,夏天的「盂蘭盆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雖然「盂蘭盆」之名源之於佛教經典《盂蘭盆經》,但盂蘭盆節的主要內容和含意卻是日本特有的,並不屬於佛教系統,而是反映了日本人祖先崇拜的觀念,會舉行祭祖的盛大儀式。除了年中和歲末的「中元」和「歲暮」節,日本還有所謂的「五節句」,節句...《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樂章》。
伊甘甘節慶     
瀏覽人次:134 收藏人次:0
節慶名。非洲奈及利亞的亡魂祭,為當地重要節慶之一。負責在節慶中表演的假面舞者亦以「伊甘甘」為名組成團隊,也在其他的喪儀場合表演。「伊甘甘」的假面有多種不同的形狀與形式,假面由布製成,或是固體的、條狀的、如拼貼布圖飾的、或是非洲特有的花樣等等,做成酋長裝飾、動物形態或祖靈樣式。其千奇百怪的設計為要隱藏穿戴之本人。表演中,假面舞者還會交換裝扮以另建新形象。「伊甘甘」的音樂有其特殊性,傳統上,依其屬性與功能,稱作「巴踏」(bata);但也有特別的狀況,例如「邊比伊甘甘」(Egungun ilu bembe),則是以「邊比」鼓(響弦鼓)〔參見Bembe〕為唯一伴奏。「伊甘甘」假面舞有時在戶外舉行,假面...《African Dance》.
節慶假日便覽〕     
瀏覽人次:132 收藏人次:0
  〔節慶假日便覽〕最早出版於1928年,由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學院(Libr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已故系主任Mary Emogene Hazeltine所編;1944年2版問世,1975年3版,1982年4版。此書乃針對公共及學校圖書館之參考館員及研究人員,老師、作家、對歷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等之需要而設計,主旨在提供關於著名紀念日、宗教日、國定假日、特殊節日的即時資料,並附進一步閱讀之參考書目。
  所收錄的節日涵蓋世界100多個國家,但大體而言,仍偏重美國本土之節日,各版收集的節日不盡相同,依據政治上的演變而有所增減,此...
威尼斯節慶     
瀏覽人次:124 收藏人次:0
舞名。含開場的五幕芭蕾歌劇(Ballet Opera)。首演於1713年6月17日巴黎皇家音樂與舞蹈學院歌劇院。丹謝(Antoine Danchet)編劇,編舞為裴庫爾(Louis Pécourt),康普拉(André Campra, 1660-1744)作曲。開場部份:「放蕩」與「理性」相互對抗爭執誰能統御這個城市,結果「放蕩」勝利,於是「舞會」、「遊戲」與「情愛歌唱」全部出籠,開場的結束是特技表演;第一幕的重心在「水的節慶」;第二幕是一場浩大的嘉年華舞會;第三幕是聖馬克廣場上的命相師;第四幕是一場戲劇表演;第五幕是「放蕩」的大勝利。康普拉的芭蕾歌劇滲透著一種隨興式的脈理,不熱衷神話故事,而...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冬之節慶     
瀏覽人次:121 收藏人次:0
節慶名。主要在多瑙河流域的墨豪區(Mohao),是由南斯拉夫民族後裔所舉行的冬季節慶(Festival of Winter)。在「嘉年華會」的第一個星期日,他們戴著面具跳舞列隊行進,結束時圍繞著盛大的營火。這種農神節轉變而來的狂歡,從顛倒衣著這件事上就看得出來;尤其是小孩子,男孩和女孩相互改換裝扮。Poklada這個詞的涵義是再生(rebirth)或革新(renewal)。大人們把稻草塞入舊外套,身上帶著嘉年華的大號角,小孩則用棍棒敲打錫罐發出格格聲響。像義大利的貝法尼(beffana)一樣,他們也有交換禮物的習俗。以前他們會用犁來清理那些不合標準的庭院,而所希望的報酬是像蛋糕、甜甜圈、香腸片...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塞德納節慶     
瀏覽人次:95 收藏人次:0
舞名。北美愛斯基摩人的祭舞,特別為塞德納神舉行的儀式。塞德納(Sedna)為傳說中地府惡神,司天候;人們得按規矩舉行祭典,以免塞德納降疾病、賜壞氣候、並致使狩獵無功。其慶典中有專門儀式為保守海豹平安生產,由男覡(Angakut)喬扮女貌,藉各種動物繁衍的能力,將其傳給人類。此祭舞在「卡尬」(kagga),即「舞蹈所」舉行。參與者男女各站兩列,面對面,並相互緩緩於行列之間移動。男覡先以神杖指定一男舞者,爾後,一女舞者;這一對則需共舞二十四小時。然後,男覡跳起舞來,若他觸及舞者,他們也需跳舞。經激烈舞蹈過後,男覡進入神迷狀態,此為晉見地府塞德納,並且向此神支取護佑村里的神力。這也稱作是垂死塞德納(...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中國節慶     
瀏覽人次:86 收藏人次:0
舞名。首演於1754年7月1日,巴黎喜劇歌劇院。諾威爾(Jean-Georges Noverre, 1727-1810)編舞,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作曲,布凱(Louis Bouquet)服裝製作。故事內容:廣場上正忙著為慶典佈置場地,背後層層階梯上坐著十六個中國人,另外三十二位也一列坐在座梯上表演啞劇,先前的十六個人從階梯走下,加入另一隊從居室中出來的十六位中國官員及其下人,所有的舞者排成八列,一上一下摹擬狂風巨浪。然後全部的中國人一起下台階,開始一場極其特別的遊行,六位白人奴隸扛出豪華轎子,裡面坐著一位盛裝的滿清皇儲,兩個黑人駕著一輛馬車,裡...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倫敦節慶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85 收藏人次:0
舞團。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舞團提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