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簡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張未發明前,書寫在竹簡木片上,編竹簡而成冊,後遂為書籍的通稱。明.危素〈存存齋賦〉:「玩玄理於簡冊兮,驅長才於海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本。如:「簡冊」、「畫冊」、「巨冊」、「紀念冊」、「旅遊手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寫在竹片或木板上的古代圖書或紀錄。如:「簡冊」、「斷簡殘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簡冊。《說文解字.竹部》:「篇,書也。」清.段玉裁.注:「書,箸也,箸於簡牘者也,亦謂之篇。古曰篇,漢人亦曰卷。」南朝齊.謝朓〈酬德賦〉:「登金華以問道,得石室之名篇。」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尚書《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余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的舊宅...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視之仁注音︰| ㄕˋ ㄓ ㄖㄣˊ漢語拼音︰yī shì zhī rén釋義︰對萬物平等看待的仁心。見「一視同仁」條。 01.《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列傳》:「儻推一視之仁,澤及衰微之祚,則已往之冤獲伸於下,而繼絕之恩永光簡冊矣。」 02.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二.吳中丞奏請弛私渡之禁》:「以故老幼婦女,煢獨無依之人,迫欲就養,竟致鋌而走險,畢命波濤,非所以仰體我皇上如天之覆,一視之仁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簡冊。如:「竹帛」、「竹簡」。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竹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冊與縑素,古代用以記載文字,引申為史籍典策。《史記.卷一○.孝文本紀》:「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三國演義》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八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代統一文字之後,所通用的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等八種書體。大篆相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為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簡化而得,大、小篆並簡冊所用;刻符施於符信;蟲書乃於篆文基礎上裝飾鳥蟲圖形;摹印使用於璽印之上,也稱為「繆篆」;署書指封檢上之題字;殳書則用於戈、戟等兵器題銘;隸書行於公府。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