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5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簡易識字學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易識字學塾是清末推行識字教育的場所,一般設於寺廟或公共場所。其招生對象,原包括年長失學者和貧寒子弟無力上學者兩類,一九一一年後改專收年長之失學國民。修業年限有一年、二年和三年者三種。如修業期滿,可以升入初等小學四年級繼續就讀。家庭貧窮年幼入學的一般應修業三年,年長失學急於謀生的,修業年限得自行斟酌縮短。其所授課程有國文、國民道德及簡易的算術(筆算或珠算)。所使用的教材包括「簡易識字課本」、「國民必讀課本」和「簡易珠算課本」。每日上課二至三小時。學生入學不收學費。
  簡易識字學塾的推動,一九○八年曾由滿清政府提出推行計畫,一九○九年發布〔簡易識字學塾章程〕,要求各地舉辦。除官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困難的、不須費力的。如:「容易」、「輕易」、「易如反掌」、「輕而易舉」、「知難行易」。
平和。如:「平易近人」。
改變。如:「易容」、「易地而處」、「改弦易轍」、「移風易俗」。
因交換而演變成的商業行為。如:「交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書寫用的竹片。如:「竹簡」。
書寫在竹片或木板上的古代圖書或紀錄。如:「簡冊」、「斷簡殘篇」。
書信。如:「信簡」、「書簡」、「手簡」。
單純、不繁雜。如:「簡便」、「簡報」、「簡明」、「簡短」、「簡單」。
幾乎、實在。如:「這裡山明水秀,簡直是人間仙境!」
省略、減省。如:「簡略」、「簡化」、「簡省」。
政府單位文職人員的職等名稱。如:「簡任」。
挑選。如:「簡拔人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私人設立的學堂。如:「私塾」、「家塾」。
簡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簡單容易。《後漢書.卷三一.陸康傳》:「省傜輕賦,以寧天下,除煩就約,以崇簡易。」
2.平易。《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及其衰也,行安簡易,身安逸樂。」《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向為人簡易無威儀,廉靖樂道。」
識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字。《儒林外史》第四○回:「只是這班小孩子,一個個好模好樣,也還覺得聰俊,怎得有個先生教他識字便好!」《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
學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學校稱為「學塾」。也稱為「學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