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籠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束髮。《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只見一個籠頭的小廝拿了四碗嗄飯,四碟小菜,一壺熱酒,送將來。」
套在馬、騾、驢等牲口頭上的絡頭,可藉此控制其行動。《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唯畫作兩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籠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紅樓夢》第八回:「他是沒籠頭的馬,天天逛不了,那裡肯在家一日!」也稱為「絡頭」。
籠頭的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受拘束的人。《紅樓夢》第八回:「他是沒籠頭的馬,天天逛不了,那裡肯在家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盛放或蓋住東西的竹編器具。如:「蒸籠」、「燈籠」、「茶籠」。
關犯人或養動物的器物,用竹、木、鐵條等材料製成。如:「牢籠」、「雞籠」、「鳥籠」。
遮住、蓋住。如:「籠罩」。
包括。如:「籠統」、「籠括」。
籠絡:運用手段來拉攏、駕馭別人。如:「籠絡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馬籠頭。南朝梁.簡文帝〈西齋行馬詩〉:「晨風白金絡,桃花紫玉珂。」唐.李白〈陌上桑〉詩:「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搜攪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滴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滴漏下來。如:「水籠頭滴水。」唐.李賀〈李夫人歌〉:「玉蟾滴水雞人唱,露華蘭葉參差光。」
枯腸搜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套在馬、驢等牲畜頭上,以便控禦牲畜的器具。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也稱為「籠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