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膚腫大發炎的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鮮血一樣的顏色。如:「紅色」、「紅布」、「紅髮」、「紅花綠葉」。
使變紅、呈現紅色。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她紅著臉,羞得說不出話來。」
有名且受歡迎的。如:「紅人」、「紅歌星」、「紅演員」。
成功、顯耀。如:「走紅影壇」、「一炮而紅」。
利潤。如:「分紅」、「紅利」。
借指美人。如:「紅妝」、「紅顏薄命」。
花的代稱。如:「殘紅」、「落紅不是無情物」。
紅塵:凡間、塵世。如:「看破紅塵」。
女紅:女性所做的針線、編織、刺繡等工作。如:「刺繡是種耗時的女紅,所以願意學的人愈來愈少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皮肉浮脹。如:「皮膚紅腫」、「他的眼睛腫得很厲害。」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得病時發熱、紅腫、疼痛的現象。如:「發炎」、「肺炎」、「盲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疱疹」條。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狠狠的打了五下(硬是多打兩下)之後我根本就整個人趴在地上無法動彈了。而且屁股的受傷處並不是呈現普通的紅腫,而是出現黑紫色,也就是說被他打得產生嚴重的皮下內出血,使得我整個晚上都無法入眠,持續一個星期趴著睡」(頁71)「整個屁股已經見不到肉色,完全呈現紫黑色了」(頁230)。桑品載回憶錄《岸與岸》裡寫到多種處罰:請你吃「肉絲麵」(挨竹鞭)「每個班長手裡都有根竹鞭,他要打你,你得立正站好,光著身子,小孩子皮又嫩,一鞭下去,沒有不見血的,但他從不會只打一鞭子。」;吃「火腿」(用腳踹你屁股)。(頁48)跪小板凳。跪的方式是將板凳...
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蜈蚣1.1 大蜈蚣1.2 馬陸和蜈蚣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蜈蚣蜈蚣多數沒有眼睛,而是利用頭頂上的觸角前進。蜈蚣身體有毒的地方在身體第一節的爪子上,所以當遇到敵人時,蜈蚣就會用前面兩隻毒爪,射出毒液,這種毒液對人體無害,只是會疼痛紅腫,而且只要人類不主動攻擊,蜈蚣並不會攻擊人類,而會立刻躲起來。蜈蚣屬於夜行性動物,所以晚上一到,在陰暗涼爽潮濕的地方常可看見牠的蹤跡。(註2) 大蜈蚣這種大蜈蚣含有毒性,若是被這種大蜈蚣咬到,就會有生命危險,不過只要不主動攻擊,大蜈蚣是不會攻擊人類的。大蜈蚣的足顏色相當醒目,...
鼻青臉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臉部受傷烏青紅腫的慘狀。如:「你怎麼好端端的出去,卻鼻青臉腫的回來?」《三俠五義》第四四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陰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為診斷某些疾病而進行某種注射實驗,所得結果無過敏現象,稱為「陰性」。如注射結核菌沒有發生紅腫的反應,則為陰性反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