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四禮。男方擇一吉日,送禮物章服到女家的禮節。《儀禮.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禮記.昏義》:「納徵、請期。」唐.孔穎達.正義:「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后昏成。」也稱為「納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如:「徵兵」、「徵召」、「緩徵」。
收取。如:「徵收」、「徵稅」、「開徵」、「課徵」。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求」、「徵聘」、「徵稿」、「徵婚」、「徵才」、「徵文比賽」。
現象、跡象。如:「徵兆」、「特徵」。
證明。如:「徵驗」、「徵信」。
古代五音之一。如:「宮、商、角、徵、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如:「出納」、「交納」。
接受。如:「採納」、「接納」、「笑納」。
交付。如:「納稅」、「納糧」。
享受。如:「納福」、「納涼」。
懷疑。如:「納悶」。
驚異。如:「納罕」。
縫補。如:「納鞋底」。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太后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臨授焉。」莽乃復以所益納徵錢千萬,遺與長樂長御奉共養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彌衡〈鸚鵡賦〉。 (2) 《穀梁傳》:書名。戰國穀梁赤所撰。晉范甯作集解,唐楊士勛為之疏,清鍾文烝著穀梁補注。為春秋三傳之一。 (3) 宰衡: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漢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稱號,加王莽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參考資料〕 漢.彌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太后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臨授焉。」莽乃復以所益納徵錢千萬,遺與長樂長御奉共養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彌衡〈鸚鵡賦〉。 (2) 《穀梁傳》:書名。戰國穀梁赤所撰。晉范甯作集解,唐楊士勛為之疏,清鍾文烝著穀梁補注。為春秋三傳之一。 (3) 宰衡: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漢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稱號,加王莽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參考資料〕 漢.彌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
納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納徵。參見「納徵」條。《公羊傳.隱公二年》:「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幼學瓊林.卷二.婚姻類》:「下采即是納幣,合巹係是交杯。」
六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五齣:「小生與姐姐,雖無六禮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問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二禮。在納采之後,由男方派人到女家問新娘的姓名及生年月日,用來占卜吉凶、合八字。《禮記.昏義》:「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請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五禮。男方以婚期告知女家,以徵求女家同意。《禮記.昏義》:「納徵、請期。」唐.孔穎達.正義:「請期者,謂男家使人請女家以昏時之期,由男方告於女家,何必請者,男家不敢自專執,謙敬之辭,故云請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