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絕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世人隔絕的地方。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非虛明之絕境,不可窮者。」
2.風景絕佳的地方。唐.張喬〈遊歙州興唐寺〉詩:「山橋通絕境,到此憶天台。」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宜興、善權張公兩洞,天下絕境也。」
3.極為高超的境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動極神源,其般若之絕境乎?」宋.陸游〈龍門洞〉詩:「絕境豈可名,恨我詩語煩。」
4.絕望艱困的處境。如:「生意失敗,再加上妻離子散,他的生活已陷入絕境。」
陷入絕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入窘困險惡的境地。如:「她家逢鉅變,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生活頓時陷入絕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停止。如:「斷絕」、「隔絕」、「絕交」、「絕跡」、「杜絕」。
卓越、獨一無二。如:「絕技」、「絕招」、「絕色」、「絕響」、「絕代風華」。
必定、鐵定。如:「絕不」、「絕對」、「絕無」。
不接受。如:「謝絕」、「絕食」、「拒絕」。
沒有。如:「絕子絕孫」、「絕後」、「絕糧」、「絕望」。
極、甚。如:「絕頂」、「絕妙好辭」。
冷酷,做事不留餘地。如:「絕情」、「這件事,他做得太絕了!」
特殊的事物。如:「堪稱一絕」。
形容舉止極為特殊、少見。如:「這人可真絕,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語驚四座!」
盡。如:「氣絕而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孤注一擲,背水一戰,背城借一,濟河焚舟反義: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辨似: 形音辨誤 同 「破釜沉舟」及「背水一戰」都有決心一戰的意思。異 「破釜沉舟」側重於不回頭、不罷休的決心;「背水一戰」側重於絕境中奮力一搏。 破釜沉舟 背水一戰 辨似例句 ○ ㄨ 我們已下了~的決心,不完成任務,絕不停止。 ㄨ ○ 下場比賽已不能再輸,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做好~的心理準備。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答之。便要16>還家,設酒殺雞作食1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8>,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0>,皆歎惋。餘人各復延21>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2>,處處誌23>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24>。未果,尋25>病終。後遂無問津26>者。 〔注解〕 (1)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 (2) 武陵:晉郡名,在今湖南省常德縣境。 (3) 緣:沿、循。...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臨河水擺下戰陣,原指臨敵時後退無路的拚戰策略。古書中有「背水陣」的記載,見《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後引申指陷入絕境中的決死戰鬥。[例]今天這場決賽,如想晉級,只有背水一戰。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陷於絕境,窮困之至。《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及至山窮水盡,一無法想,然後定他一個罪名。」《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兄弟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了,苟有一線生路,怎敢冒瀆小翁。」也作「水盡山窮」、「水窮山盡」。
絕處逢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境中又獲得一線生機。[例]他們在山中已迷路多日,最後巧遇一林班工寮,真是絕處逢生。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圍困的野獸尚且作最後的掙扎。比喻人在絕境中仍奮力抵抗,不肯降服。《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今我追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有毒,況大眾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