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的絲織物。《說文解字.糸部》:「,帛赤色也。」
簪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官的人。《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簪纓紳,仕宦之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官吏插笏於紳帶間,故稱仕宦為「紳」。《聊齋志異.卷二.巧娘》:「廣東有紳傅氏,年六十餘。生一子,名廉。」也作「搢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1369~1415)字大紳,明江西吉水人。自幼穎敏,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二十歲時中進士,授中書庶吉士,頗受愛重,常侍帝側。曾上萬言書,對儒學教育建言頗多:其一,批評太祖好觀〔說苑〕、〔道德經〕、〔心經〕等書之不當;建議集合志士儒英「上泝唐、虞、夏、商、周、孔,下及關、閩、濂、洛,根實精明,隨事類別,勒成一經,上接經史,豈非太平制作之一端」。亦即建議由官方編纂專崇程、朱的理學全書,唯被擱置,直到永樂十二年(1414),官方才開始編纂〔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等。其二,解又建議刪改〔禮記〕、製作〔樂經〕,並尊祀先聖先賢於太學,通祀孔子為先師,配以顏、曾、思、孟。其...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自同寒蟬注音︰ㄗˋ ㄊㄨㄥˊ ㄏㄢˊ ㄔㄢˊ漢語拼音︰zì tóng hán chán釋義︰自比寒天的蟬而不作聲。比喻沉默不語。見「噤若寒蟬」條。 01.《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杜密》:「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源) 02.明.宋應星《野議.催科議》:「紳忌傷同類,自同寒蟬,宜也。」 參考詞語︰噤如秋蟬注音︰ㄐ|ㄣˋ ㄖㄨˊ ㄑ|ㄡ ㄔㄢˊ漢語拼音︰jìn rú qiū chán釋義︰猶「噤若寒蟬」。見「噤若寒蟬」條。 01.宋.高斯得〈自敘六十韻〉詩:「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後蟬。」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恬不為恥注音︰ㄊ|ㄢˊ ㄅㄨˋ ㄨㄟˋ ㄔˇ漢語拼音︰tián bù wèi chǐ釋義︰猶「恬不知恥」。見「恬不知恥」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一.佞倖.士人無賴》:「此皆市狙庭隸所為,且亦有不宵為者。紳輩反恬然不以為恥,真可駭也。」 02.《照世盃.卷二.百和坊將無作有》:「縣令痛惡,遣役投帖送下程;遊客恬不為恥,將下程全收。」 參考詞語︰恬不知羞注音︰ㄊ|ㄢˊ ㄅㄨˋ ㄓ ㄒ|ㄡ漢語拼音︰tián bù zhī xiū釋義︰猶「恬不知恥」。見「恬不知恥」條。 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五.馮佩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
饕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凶惡貪婪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漢.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肅,饕餮風靡。」
八面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盧綸是中唐詩人,大曆年間,盧綸在長安與韓翃、錢起、司空曙、吉中孚、耿諱、夏侯審、崔峒、苗發、李端等人交遊酬唱,號為「大曆十才子」,其中以盧綸才華最為出色。盧綸雖有詩名,科舉之路卻不順利,屢試不第。後來他得到宰相元載、王的賞識推薦,終於踏上仕途。他的詩歌創作主要承襲盛唐,五、七律轉為淡雅,古詩則漸趨鋪陳麗藻。安史之亂後,偶有感慨,也多著墨於戰後荒蕪的景物描寫,及悲嘆個人際遇的坎坷。德宗之時,發生朱泚之亂,盧綸任河中節度使、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中,盧綸描寫彭祖樓的環...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解〈獻太平十策〉:「臣蒙陛下之恩,至深至厚,刻骨銘心,思所以補報。」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宋.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據《蘇軾文集.卷四九.書》引)軾啟。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軾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1>自然,姿態橫生2>。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於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