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縣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每縣均設學堂,以教育人才,故稱為「縣學」。
漢代州縣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州縣學,亦即漢代郡國學校,係指漢代地方官學的發展狀況。
  漢代的政治制度,起初採郡國並行制,武帝後才改成郡縣制,廢除封國。故行政層級分為中央、郡及縣三級。州縣學,即郡縣學
  漢代地方官學的發展自景帝始。景帝末,廬江舒郡人文翁為蜀郡守,好教化,遂修學宮於成都市中,招收下縣子弟為官學弟子,並免其徭役;學習成績優者,補以郡縣吏,次者推舉為孝悌力田。他並常帶學童出巡,以提高其地位,促使平民爭送子弟入學。至武帝時,遂今天下郡國皆立學校。
  設立郡國學校的主要目的,不似太學在培養領導人才,而是在施行教化,對象也以平民子弟為主。在學制上,郡國學校與京師的太學彼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策劃、考慮。如:「圖謀」。《史記.卷八六.刺客傳.曹沬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宋.曾鞏〈宜黃縣學記〉:「天子圖當世之務,而以學為先,於是天下之學乃得立。」
教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宋、元以後府、州、縣學的學官,掌學校課試等職。後亦用為對教書先生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五年之後,選了衢州教授。」
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科目之稱。始於漢,後避光武諱改稱茂才,唐與明經、進士並設科目,宋則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專稱入縣學的生員。
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童生考取生員,入府縣學肄業,稱為「進學」。《儒林外史》第二回:「眾人將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備酒飯,請了集上新進學的梅三相做陪客。」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文館上海方言館福建船廠天津水師學堂 百日維新及新政期間 百日維新期間,朝廷令將各省道、府、州、縣學改稱學堂,一律改習中西之學,廢止科舉。同時頒布《京師大學章程》,設立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後,袁世凱奏請在各省設立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學生入學依次遞升,不參加科舉考試,也可以按照成績優劣給予出身。新式學校興起後,朝廷在光緒三十一年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國家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各省道府州縣依次設置勸學所,為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設督辦,提倡小學教育,參照本地方教育模式訂立章程,設立小學校。 新式教育制度 1901年,劉坤一與...
貢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選府州縣學生員之學行俱優者,貢諸京師,升入太學,有副貢、拔貢、優貢、歲貢、恩貢等名,統稱為「貢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