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1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繁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多雜亂。《隋書.卷四九.牛弘傳》:「性寬厚,篤志於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複雜。如:「繁雜」、「繁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游心竄句,極繁之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瑣碎、繁亂。如:「雜務」、「雜亂」、「繁雜」。《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鑠,銷熔。眾口鑠金本指眾人說法一致,其力量足以銷熔金石。後引申指人多口雜,足以混淆是非。語出《國語.周語下》。[例]我們不怕事情繁雜,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眾口鑠金積非成是,到時候就麻煩了。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用來形容現象離奇怪異,色彩參差錯雜。
文質彬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並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內在的實質勝過了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質樸;而文采勝過實質的話,就會因為文辭過於繁雜而顯得虛華。只有在端莊的外表禮儀和崇高的內心修養配合協調,才能達到表裡一致,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後來「文質彬彬」被用來形容人舉止文雅,態度端莊,或形容文章內容與辭采並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繁雜的。如:「繁複」、「錯綜複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集、繁雜。如:「叢書」。《漢書.卷九○.酷吏傳.贊曰》:「張湯死後,罔密事叢,以㴆耗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鬧、繁雜。如:「嘈雜」。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因大路上有許多岔路,岔路中又有岔路,縱使多人搜尋,亦無法找回。典出《列子.說符》。比喻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易使求道者誤入迷途,以致一事無成。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三.中庸第二十五章一》:「而諸儒之言,故為紛糾,徒俾歧路亡羊。總以此等區處,一字不審,則入迷津。」也作「多歧亡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