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50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群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因論」是採心理計量法(psychometric approach)建立的智力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通(L.L. Thurstone)於一九三八年提出。此說雖屬因素分析的智力理論,並不強調智力的整體性,而認為智力可進一步分割成幾群不同的因素。塞斯通以當時常用的五十六種智力測驗測量大學生,發現在智力組成中並沒有像斯皮曼(C.E. Spearman)所說的普通因素;塞氏根據因素分析的結果得出七種主要智力因素,並將之命名為基本心理能力(primary mental ability, PMA),分別為:
  1.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簡稱V):屬閱...
智力群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群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故、事情的原由。如:「原因」、「起因」、「前因後果」、「事出有因」。
由於某種緣故。如:「因為」、「因故」、「因小失大」、「因公出差」、「艱困的生活因而改善。」
順應。如:「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陋就簡」。
承襲、沿用。如:「因循」、「因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成一堆的。如:「群眾」、「群鳥」、「群居」。
相聚一起的人或動物。如:「人群」、「羊群」、「牛群」、「三五成群」、「成群結隊」、「群起而攻之」。
眾多的。如:「群英」、「群經諸子」。
量詞。用於計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緣由2 人類智力形成3 傳統智力測驗的兩項限制4 其他智力結構發展理論4.1 雙因論4.2 群因論4.3 多元論4.4 結構論4.5 流體與晶體4.6 階層論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緣由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史登柏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智力三元論的興起,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智力,必須先了解行為之後的認知歷程,亦即了解解決問題時,如何運用思考,如何...
心理計量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忽略了經體智力的作用,他的理論開啟老年的智力及記憶力的研究。4.賽斯通(Thurstone):群因論:賽斯通主張心智的運作包含七種基本能力,並依此編著「基本心能測驗」。語文理解:閱讀時理解文章的能力。語言流暢:用字遣詞與聯想的能力。數的運算:數字運用與計算能力。空間能力:感官與空間的運用及判斷。記憶力:對一般事物的記憶聯想。知覺速度:觀察與區辨能力。一般推理:推理判斷的能力。5.基爾福(Guiford)─智能結構論:基爾福強調個體的心理歷程,以思考為中心,提出智力結構的動態運作觀點,它主張心智是內容的運作而產生成果...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