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習慣化     
瀏覽人次:345 收藏人次:0
  所謂「習慣化」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經過多次反覆的練習,而保有固定的某種反應,並消除了其他無關反應的現象。例如在技能學習中,學習者到達習慣化的階段時,身體的動作即可依情境而自動的形成反應。在知覺情境中,個體有適應刺激情境的現象。即個體對於環境中刺激的感受性會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例如個體進入黑暗的房間一段時間後,視覺就逐漸能夠習慣這種黑暗的環境,因而可以看到室內的景象。此外,「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是一種習慣化的現象。在醫學研究中,依賴藥物也可視為是一種習慣化的現象。如果長期使用某種藥物或刺激物(如煙、酒等),就會逐漸習慣該藥物或刺激物;一旦停止使用,就會感到煩躁不安,而有再次使用的衝...
    
瀏覽人次:17273 收藏人次:6172383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13006 收藏人次:3044854
習性。如:「習慣」。
經常做的、成習性的。如:「慣竊」、「慣技」、「慣例」。
溺愛、縱容。如:「嬌生慣養」、「這孩子被慣壞了。」
    
瀏覽人次:12579 收藏人次:3601602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習慣     
瀏覽人次:8965 收藏人次:2705265
1.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孔子家語.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續孽海花》第四三回:「狀元夫人既然打算在北京開碼頭,當然要曉得些北京的習慣。」
2.逐漸適應。如:「她已習慣都市裡繁忙的生活步調。」《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驕侈倨傲,同流合汙,已然習慣成性。」
語言障礙兒童     
瀏覽人次:368 收藏人次:0
常的輔導:1.聽辨力的訓練。2.構音器官的練習。3.正確注意的習得。4.學習遷移(類化)。5.維持或習慣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語言障礙兒童、構音障礙英文關鍵字:Language barriers、articulation disorder 參考資料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著。特殊教育,2003年4月,頁100-105,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