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珍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字版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詔刻《四庫全書》中善本,侍郎金簡請以活字版印行,高宗以活字版之名不雅,賜名「聚珍版」。也稱為「聚珍本」。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乾隆37年(1772)歲杪,安徽學政朱筠向清高宗建言「臣在翰林,常繙閱前明永樂大典,其書編次少倫,或分割諸書,以從其類。然古書之全,而世不恆覯者,輒具在焉。臣請敕擇其中古書完者若干部,分別繕寫,各自為書,以備著錄。書亡復存,藝林幸甚。」高宗交予大學士劉統勳研議,認為可行,遂因此演變成為修纂〔四庫全書〕的大業。當四庫開館輯校〔永樂大典〕之初,高宗即下令「實在流傳已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即將書名摘出,撮取著書大旨,敘列目錄進呈,俟朕裁定,匯付剞劂。」館臣因就此項諭旨,具體提出將〔永樂大典〕中輯出之書釐分為應刊、應抄、應刪三等級,並上請「其應刊、應抄各本,均于勘定後即趕繕正本進呈,...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1卷,清金簡撰。清高宗於修纂〔四庫全書〕之初始,於乾隆38年(1773)2月,決定先從校輯〔永樂大典〕入手,並令將其中「實在流傳已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即將書名摘出,撮取著書大旨,敘列目錄進呈,俟朕裁定,匯付剞劂。」四庫全書館正式開館後,總裁大臣根據乾隆旨意,具體提出將〔永樂大典〕輯出之書,釐分為應刊、應抄、應刪3項。其中應刊之書,數量龐大,當時總管內務府大臣兼四庫館副總裁,因建議以木活字排版印刷方式,以節省人力物力。乾隆同意其所請,唯認為活字版之名不雅馴,乃更其名為聚珍版,並任命金簡專司監督刊印事宜。經過多年,共印圖書130餘種,金氏乃將整套有效的刊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合。如:「聚合」、「聚集」、「凝聚」、「聚眾」、「聚餐」、「齊聚一堂」。
堆積、儲積。如:「積聚」、「聚沙成塔」。
聚落:人聚居的地方,村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築牆或建築用的木夾板。如:「版築」。
印刷時用的印板,上面刻有文字或圖形。如:「版畫」、「雕版」、「鉛版」、「活字版」、「照相版」。
泛指書籍等印刷品或影音圖像。如:「版權」、「出版」、「盜版光碟」。
印刷品印行的次數。如:「版次」、「初版」、「再版」。
報紙或雜誌的版面。如:「頭版」、「財經版」、「社會版」、「藝文版」。
量詞:A>計算報刊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B>計算出版品印行次數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有貴重的物品。如:「奇珍異寶」。
少見的、寶貴的。如:「珍品」、「珍禽異獸」。
美味好吃的。如:「珍饈」、「珍餚」、「珍味」。
愛惜、看重。如:「珍惜」、「珍重」、「珍藏」、「珍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