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危險。如:「他的病況穩定,已經脫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離開、避開。[例]脫軌、脫險、脫韁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害。如:「水險」、「火險」、「保險」、「脫險」。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鈞重物用一根頭髮繫著。比喻情況非常危險。#語本《列子.仲尼》。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皆、全部。如:「老少均安」、「均已脫險」。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備門人。*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在匡,被匡人圍困,後雖脫險,卻與弟子失散,顏淵落在後面,最後才趕上來,孔子一見便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老師在,弟子怎敢死。」孔子知道顏子不會死,「吾以汝為死矣」是一時歡喜的反義語。顏子說「子在」,也是知道孔子不會死,所以說「回何敢死」。孔、顏師弟相知之深,由此可以想見。 參考資料http://blog.xuite.net/yen_temple/bloghttp://learn.pmes.tyc.edu.tw/維基百科
罹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脫險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劉邦:「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
鳴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發號令的響箭。參見「嚆矢」條。《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清.張景祁〈酹江月.樓船望斷〉詞:「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險真奇絕。」
蔣中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逝世於臺灣。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緯國是他的養子(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蔣中正在與毛福梅分居後娶姚冶誠為妾。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年),經過張靜江及孫中山的介紹,他與陳潔如在1921年12月5日結婚。1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