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12.4986 ms
共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臆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主觀的意思推測揣度。《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機括靈巧,猝難臆測。」也作「臆度」。
|
臆測與反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臆測與反駁是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所提出的理論。
波帕認為科學知識的發展開始於問題的發現,而不是客觀的觀察;在發現問題之後,形成嘗試性的解答,即粗略的理論,這個理論必須接受考驗,考驗的目的不是為了確定理論的正確性,而是為了找出它的錯誤,這種相對於歸納法的科學方法稱為「假說演繹法」(hypothetical deductive method)。 因此對波帕而言,科學發展的歷史是一連串的「臆測」和「反駁」,科學家的工作是提出一些猜測或假說,然後想辦法反駁它們。由於真正的科... |
臆測求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於平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在確實知道需要某一變數值前就開始計算,亦稱為急切評估(Eager evaluation)。這種計算方式,有某種程度的處理浪費,但可提昇整體運算所需的時間。
|
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觀的、私心猜測的。如:「臆度」、「臆想」、「臆測」。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
月暈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高過於在美術及音樂表現更優異的同學。「月暈效應」(Halo effect)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是在人際交往中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因對他的某一方面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反之,一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大小,不是實際上月亮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當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是「好」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若一個人給人「不好」的印象時,那麼,...
|
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推測、猜測、忖度、臆度、臆測
|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本文的意義,所以認為《易經》本文非周文王所創或是認為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都是毫無根據的臆測而已。至於《易傳》,宋代的歐陽修即已懷疑《易傳》不是同一人所作,當代的學者認為《易傳》裏面的篇章最早出現於中國戰國 (中國)|戰國時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漢年代所著。清初學者惠棟說:“棟四世鹹通漢學,以漢猶近古,去聖未遠故也。《詩》、《禮》毛、鄭,《公羊》何休,傳注具存;《尚書》、《左傳》,偽孔氏全采馬、王,杜元凱根本賈、服;唯《周易》一經,漢學全非。”《松崖文鈔》卷一《上制軍尹元長先生書》 流傳與學派 相傳秦始皇焚...
|
謬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言運用或心理臆測的疏失。也作「誖誤」。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