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24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危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危難時能堅定意志,不屈不撓。《周書.卷四六.孝義傳.李棠等傳.史臣曰》:「李堂、柳檜竝臨危不撓,視死如歸,其壯志貞情,可與青松白玉比質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擾,讓事情進行不順利。如:「阻撓」、「撓亂」。
屈服。如:「百折不撓」、「不屈不撓」。
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來、來到。如:「光臨」、「親臨」、「降臨」、「五福臨門」。
遭遇。如:「臨危不亂」、「臨陣磨槍」。
靠著、依傍。如:「臨河」、「臨窗而坐」、「如臨深淵」。
將、正、當。如:「臨別」、「臨行」、「臨終」、「臨時抱佛腳」。
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臨下」。
依著書畫範本模仿。如:「臨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全。如:「危險」、「危機四伏」、「居安思危」。
傷害。如:「危及生命」、「危害治安」。
高而險。如:「危崖」、「危樓」、「危牆」。
病重。如:「病危」、「生命垂危」。
端正。如:「正襟危坐」。
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屈服。《魏書.卷八七.節義列傳》:「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崔生高朗,折而不撓。」
臨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置身險境。《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晉.潘岳〈西征賦〉:「臨危而智勇奮,投命而高節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這也還道是臨危時節,無暇及此了。」
2.病危或臨終時。《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你直如此將我看承得如無物!我姐姐臨危之時,分付你甚麼話來?」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勇敢不怕死。《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吾今雖處絕地,視死如歸。」也作「視死若歸」。
赴險如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向危險的道路,看成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魏書.卷八七.節義傳.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臨危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危難時能挺身而起,不猶豫、回顧。《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陳留王奐紀》:「和、琇、撫皆抗不撓,拒會凶言,臨危不顧,詞指正烈。」《周書.卷三四.趙善等傳.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競逐,俊能馳鶩,各吠非主,爭奮厲其智勇,思赴蹈於仁義,臨危不顧,前哲所難。」也作「臨危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