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08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然取向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取向評鑑係一種新的評鑑典範,主張以實地參與、觀察、個案研究等方式探查方案的本質與影響。
  自然取向的評鑑認為:實體並不是外在於評鑑者的客觀存在物;評鑑者與評鑑對象之間有交互關聯的互動關係,而評鑑對象又與其所在的脈絡緊密相連,所以評鑑時所須蒐集的資料,包括背景、過程、價值三方面。而為了充分蒐集、了解這些相關的資料,即須深入探究方案相關情境、人員與運作的過程,並且作充分的描述,方可掌握真實的性質。以此自然取向評鑑不藉重人為的實驗或數字處理方式,來判斷方案的優劣,而希望在自然的、真實的情境中了解日常的真象,所使用的方法包括觀察、與相關人員晤談、個案研究等。評鑑的規準則包含以下數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著、朝著。如:「向東」、「向前」、「他們兩人相向而行。」
方位。如:「方向」、「東西向」、「暈頭轉向」。
心志所趨。如:「志向」、「意向」。
偏心。如:「媽媽總是向著哥哥。」
臨近、接近。如:「向晚」、「向暮」。
從來、一直以來。如:「一向」、「向來」、「向有研究」。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人心懷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如:「取款」、「收取」、「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尋求。如:「取暖」、「取笑」、「自取滅亡」、「飲酒取樂」。
接受。如:「吸取」、「聽取」、「分文不取」。
得到。如:「取信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子。如:「銅鑑」。
照、映照。如:「光可鑑人」、「水清可鑑」。
審察、細看。如:「鑑別」、「鑑定」、「鑑賞」、「鑑證」。
作為證明的信物。如:「印鑑」。
可以作為警惕、教訓、紀念等的事物。如:「殷鑑不遠」、「前車之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的文字或言語。如:「文評」、「詩評」、「影評」。
判定。如:「評判」、「評分」、「評理」、「評定」、「評估」、「評斷」、「評議」、「評語」。
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然生成的東西,如空氣、日光、山河等皆是。如:「大自然」、「自然界」。
2.非由人工製造而是渾然天成的。如:「自然免疫」。
3.當然。《文明小史》第三回:「眾人聽見了,自然心上點不願意。」
4.固然。如:「他唱得自然不好,你也不見得好到那裡。」
5.表示揣度而敢於斷定之詞。如:「你不要再問了,到時自然就明白。」
6.現今國民小學課程中,自然科學的簡稱。內容包括自然界的物質與現象的介紹。
不勉強、不拘束。如:「態度自然」、「語氣自然」。
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述及鑑定事物的計畫和施行結果,以為改進的參考。如:「臺北市教育局將透過評鑑,提升私立幼稚園水準。」「衛生署昨天公布評鑑報告,將針對各餐飲業普遍存在的缺點,訂定輔導要點,積極導正。」
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行事物時所選擇的方向。如:「有氧運動取向的減肥方法,最近頗為盛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