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知心的朋友。《南史.卷四九.孔珪傳》:「好典故學,與王儉至交。」也作「至好」。
至交契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誼深厚,意氣相投的好友。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我想此處司馬白樂天,及某至交契友,不免上岸探望他一遭。」
刎頸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可同生死、共患難的知己好友。參見「刎頸之交」條。
金石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交情深厚,如金石般堅固。如:「他們可稱得上是金石至交,別人絕對無法加以離間的。」
八拜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臣與英布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願得二十人隨臣,往使九江,必能使英布舉兵歸漢。」
數位至交流轉換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把數位輸入信號轉變成交流信號的轉換裝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極致的、完善的。[例]至情、至交、至理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友、友誼。如:「至交」、「刎頸之交」。《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五折:「今在一處,結為刎頸之交,同心合意,生死相護。」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真是如膠似漆,刎頸之交。」也作「刎頸交」、「刎頸至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