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3.4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癌物一般可分成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物理性致癌物主要是放射性物質,生物性致癌物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E-B病毒,化學性致癌物種類較多,包括石綿、多環芳烴、芳香胺及鉻、鎳、砷等金屬。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將化學致癌物依據動物實驗及流行病學上之證據加以分類;分類為1者表已有充分人類流行病學證據致癌,分類2表示已有充分動物實驗致癌,其中2A表尚有少量人類流行病學證據,2B表示僅有動物實驗證據。
終極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間接致癌物之活化代謝產物及直接致癌物,可直接導致癌症變化。
遺傳毒性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與DNA直接或間接反應,造成DNA損傷的化學致癌物
化學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使人類或動物發生癌症頻率增高的物質。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對致癌物分為:1.對人類確信的致癌物,流行病學具充分的證據。2.可疑的致癌物:其中2A、在人類流行病學的證據有限,但動物致癌的證據則充分;2B、流行病學證據不充分,但已有充分動物實驗的致癌性證據。3.不能區分那一類。4.可能不是致癌物,流行病學或動物試驗無致癌證據。
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直接與DNA反應,但通過其他途徑誘發癌症,例如石綿誘發肺癌,女性荷爾蒙可能與乳癌有關。
完全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具起始及促進作用可誘發癌症發生之致癌物
間接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叫原致癌物,本身不具生物活性,須經代謝活化,主要是經第一相(phase I)反應,加上反應基變成親電子性,才能與DNA形成加成物。這些活化致癌物又叫終致癌物。主要的間接致癌物包括多環芳烴化物、芳香胺。
潛在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顯示可能係致癌物,但無確切證據者。
微生物性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生物產生之致癌物,包括黃麴毒素,抗生素如放射線素(actinomycin)、絲裂霉素(mitomycin C)。
致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代謝活化後可致癌之物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