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1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薦征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舉與徵聘。為舊時任用官員的一種制度。《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書經.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1.徵召。《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靈帝末,黨禁解,大將軍何進聞而辟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
2.驅除、屏除。如:「辟邪」。《楚辭.屈原.遠遊》:「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漢.王逸.注:「掃除之也。」明.陳繼儒《李公子傳》:「忽有執公子衣者曰:『願辟人,臣有所言,公子不憶於陵時乎?』」
3.躲開、迴避。通「避」。《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1.法度、刑法。如:「大辟」。《詩經.大雅.板》:「民之多辟,無自立辟。」漢.毛亨.傳:「辟,法也。」漢.桓寬《鹽鐵論.周秦》:「故立法制辟,若臨萬仞之壑。」
2.荒遠幽隱的地方。《戰國策.秦策一》:「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
1.開拓。通「闢」。《詩經.大雅.江漢》:「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2.排除、駁斥。通「闢」。如:「辟除」、「辟謠」、「辟邪說」。
3.比喻。通「譬」。《荀子.王霸》:「是過者也,過猶不及也;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4.捶胸。通「擗」。《詩經.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5.偏頗、偏私。《管子.任法》:「卿相不得翦其私,群臣不得辟其所親愛。」
乖僻、偏邪。通「僻」。《莊子.秋水》:「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禮記.玉藻》:「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扛起、抬起、往上托。如:「舉手」、「高舉」、「舉重」、「舉頭望明月」。
提出。如:「舉例」、「列舉」、「檢舉」。
推選。如:「選舉」、「推舉」。
全部的、整個的。如:「舉世聞名」、「舉國歡騰」、「舉世公認」、「舉國上下」、「舉家遷移」。
行為、動作。如:「舉止」、「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
起、興起、發動。如:「舉義」、「百廢待舉」、「大舉進攻」。
生養。如:「一舉得男」、「中年舉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紹、推舉。如:「推薦」、「舉薦」、「毛遂自薦」。
政府單位文職人員職等之一。如:「薦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打、討伐。如:「征伐」、「征服」、「出征」、「南征北討」。
遠行。如:「征帆」、「征途」。
舉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舉推薦。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舉薦板築之下,抽登臺阜之閒。」《紅樓夢》第五八回:「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野無遺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意指政治清明,人盡其材,民間沒有遺漏不用的賢人。《陳書.卷一.高祖本紀》:「朝多君子,野無遺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所以野無遺賢,人無匿才,天下盡得其用。」也作「野無遺才」。
賢良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制郡國舉士的科目之一。選拔文墨才學之士,魏、晉、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漢朝用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