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32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舊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慣例、以往的例子。《三國演義》第九一回:「須依舊例,殺四十九顆人頭為祭,則怨鬼自散也。」《紅樓夢》第五五回:「又查出許多舊例來,任鳳姐兒揀擇施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老的、過時的、經過長久時間的。如:「舊式」、「舊習慣」。
從前的。如:「舊日」、「舊交」。
用過一段時間的。如:「舊車」、「舊衣服」。
以前所熟識的人、事、物。如:「念舊」、「懷舊」、「憶舊」、「親朋故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說明某種現象或說法的事物。如:「舉例」、「例證」。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判例」、「史無前例」。
合乎某種條件的事物。如:「病例」、「案例」。
規則。如:「凡例」、「條例」。
按規定的。如:「例假日」、「例行公事」。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履,鞋。削足適履意指鞋小腳大,故將腳削小以適應鞋的尺寸。語本《淮南子.說林》:「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比喻勉強遷就,拘泥舊例而不知變通。如:「擷取他人經驗時,應視自己的需求靈活運用,不可削足適履。」也作「刻足適屨」、「截趾適屨」、「削趾適屨」、「削足就履」、「刖趾適屨」、「刖足適屨」。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毛奇齡〈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書易齋馮公年譜〉:「其主銓選時,尚書孫廷銓目昏,不能視文書。侍郎石申多病,不進衙門而某以一手遮天,部事徇私任行,改易舊例,其言皆荒謬無實。」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虛應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指慣例或舊例。虛應故事指依照慣例,敷衍了事。[例]他做事認真負責,從不虛應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金銀鎔鑄成一定的形式。通「錠」。《南史.卷五三.廬陵威王續傳》:「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
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例、老規矩。《漢書.卷五四.蘇建傳》:「衛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然闕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職司也。」
年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例在舊曆年底結帳,令人覺得像關卡一樣,故稱為「年關」。如:「今年收成不好,田租又重,看來這個年關不好過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