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1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舌頭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為胸部長的1/2,腹部長的2/3;額角短而圓。第1胸足基節直、長,為寬的4倍;腕突抵達掌節的末緣,腕突前緣具深凹,在腕突末緣具1鈍刺;掌節前末角形成1尖突。第2胸足與第1胸足相似。第3胸足長於第4胸足。第5、6胸足槳狀;第5、6胸足基節、長節、腕節和掌節具細鋸齒。第7胸足圓針狀,長大於寬的2倍,相等于其餘節之和。雙尾節寬大於長。各尾肢內外肢與原肢分離。尾扇半圓形,與雙尾節癒合,後緣具鋸齒,寬為長的1.5倍,約為第3尾肢的1.5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兵器。《禮記.月令》:「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漢.鄭玄.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
2.兵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唐.柳宗元〈嶺南節度饗軍堂記〉:「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于節度使焉。」
3.兵士。《易經.同人卦.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國語.吳語》:「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
4.軍旅。如:「投筆從戎」。唐.皮日休〈白門表〉:「監戎者以聞。上赫然大怒,命大將職正其罪。」
5.戰爭。《書經.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冑起戎。」《新唐書.卷一二二.魏元忠傳》:「是知大將臨戎,以智為本。」
6.泛指西方的少數民族。《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7.姓。如漢代有戎賜。
大。《詩經.周頌.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漢.毛亨.傳:「戎,大。」
你、汝。《詩經.大雅.民勞》:「戎雖小子,而式弘大。」漢.鄭玄.箋:「戎,猶女也。」
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有攝食、分辨滋味、協助發音、咀嚼的器官。《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頭來舐他的頭。」
2.講閒話。《金瓶梅》第五一回:「有樁事兒,我也不是舌頭,敢來告你說。」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