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9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粉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花粉萌發時由萌發孔伸出的管狀構造。可穿過花柱、柱頭、珠孔及珠心而將精核送入胚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到柱頭去傳遞花粉。(二) 傳粉:也就是花粉中的精核傳遞到胚珠內的過程。當花粉落到柱頭上後,便會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會沿著花柱連到子房,再進入到胚珠中,使得精核可以進入胚珠內。(三) 受精:精核與胚珠內卵細胞結合,形成合子,而另一個精核則會與胚珠內的2n細胞結合,形成胚乳。(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花英文關鍵字: flower 參考書目註1:奧斯朋出版編輯群/原著,李千毅/譯者,《圖解生物辭典》,p.28-31,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再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圓筒形的器物。如:「鐵管」、「水管」、「燈管」、「橡皮管」。
吹奏的長筒形樂器。如:「黑管」、「管樂器」、「雙簧管」。
負責、辦理。如:「管理」、「管事」、「管帳」、「管吃管住」。
保證、鐵定。如:「管用」、「包管你考得上!」
約束、教導。如:「管教」、「看管」、「管束」、「管不住」。
理會、顧慮。如:「不管你了!」、「別管他,我們先走。」
儘管:儘量。如:「你儘管放心地去玩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末狀的物質。如:「麵粉」、「花粉」、「太白粉」、「地瓜粉」、「洗衣粉」。
碾碎、碎爛。如:「粉碎」、「粉身碎骨」。
塗抹、裝飾。如:「粉刷」、「粉飾」。
白色的。如:「粉面」、「粉蝶兒」。
擦在臉上的細末狀化妝用品。如:「胭脂水粉」、「粉餅」、「香粉」、「粉底霜」。
花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花藥裡的粉粒,多為黃色,也有青色或黑色的。
2.一種中藥。用栝樓根所研製成的粉末。參見「天花粉」條。
細胞骨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胞內部的細胞質流動扮演重要角色。細胞內的粒子及胞器在移動時是沿著微絲體進行螺旋狀的運行的。此外在植物花粉管的形成過程中,微絲體也具有囊胞導引的功能。 中間絲中間絲主要提供細胞整體的支撐作用,通常圍繞細胞核呈網狀分布。其直徑約為10nm,由角蛋白(keratin)組成,亦有α與β兩種形式。 參考資料蔡淑華,《植物解剖學》,國立編譯館,民國62年5月。易希道,《植物生理學》國立編譯館,民國55年4月。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 編譯者 徐善德、廖玉婉《植物生理學》 偉明圖書有...
雌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表面多數有乳頭、短毛、茸毛等凸出物,並且經常濕潤,以便黏住更多的花粉,當花粉粒掉落在柱頭上,萌發成花粉管穿入柱頭組織,管核在前生殖核在後,花粉管經過花柱繼續向下生長,消化花柱組織當作生長它的養分。花柱是柱頭和子房之間的連接部分,一般的花柱比較細長,但有的植物也有極短甚至沒有明顯的花柱,像是虞美人。 (註1)2. 子房內中空的部分稱為子房室。在子房室中,生有將來發育為種子的胚珠。雌蕊中的子房可分化成一個或多個胚珠,每一個胚珠有一個大型的大孢子母細胞...
裸子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囊);次年,每個雄配子體內長出兩或三個藏卵器,每一個藏卵器含有一個卵細胞,被吸入雌毬果的花粉粒已長出花粉管,穿過胚珠組織進入藏卵器。 裸子植物數量台灣地區原生裸子植物有28科,其中18科屬於特有種,而特有種中的台灣穗花杉、台灣油杉、清水圓伯和台東蘇鐵等,因族群數量日益減少,有瀕臨絕跡的危險。台灣原生裸子植物有8科,17屬,20種及8變種,其中屬於特有種有13種及5變種。(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裸子植物英文關鍵字: gymnosperm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
有性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授粉和異花授粉(藉由風、水將花粉傳到雄蕊柱頭上),當花粉粒在柱頭上萌發時,每一花粉粒生出一條細長的花粉管,從柱頭精花柱伸入子房直達胚珠。3. 結實:花朵雙重受精後在胚囊內形成受精卵和胚乳。當合子在發育過程可釋放一些化學信息刺激子房,使子房壁細胞增生,子房壁發育成肥厚多汁的果肉部分(其實為外、中、內三種果皮)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有性生殖英文關鍵字: sexual reproduction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70。註2:科學大真相2透視人體,列昂納本特編輯...
精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被子植物花粉粒或花粉管內所產生的雄性生殖細胞內的核。英文為sperm nucleus。也稱為「雄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