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3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浙江方言。指兒子。《石點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原來段子木家雖小康,人便伶俐,卻不會做人,掙不出個芽兒,祇有一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狀像芽的東西。[例]肉芽、月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向上或向外頂掀。如:「新長出的芽兒把土拱起來了。」唐.杜甫〈北征〉詩:「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
踢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體育活動。傳說起源於宋朝,由蹴鞠演變而來。根據事物原始記載,當時的兒童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稱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還有裡外廉、施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還可訓練靈巧的身手。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柭兒。」
月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狀似鉤的新月。宋.張澄〈和林秋日感懷寄張丈御史〉詩二首之二:「別家六見月牙新,萬里風霜老病身。」也作「月芽兒」。
2.新月形的物體。元.楊維楨〈題芭蕉美人圖〉詩:「髻雲淺露月牙彎,獨立西風意自閑。」也作「月芽兒」。
半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短小。元.蘭楚芳〈粉蝶兒.他生的如月如花套.迎仙客〉曲:「我則見窄弓弓藕芽兒剛半扎,踐香塵,踏落花。」也作「半折」、「半拆」。
芽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徽方言。指綠豆芽兒
滋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方言。指發芽。如:「這棵樹已滋芽兒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