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3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茅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在江蘇省句容縣東南,山有華陽洞。相傳漢景帝時茅盈曾偕弟固、衷居此,故稱為「茅山」。也稱為「良常山」、「句曲山」、「三茅山」。
茅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山派為道教派別,是道教符籙科教派的三大宗派之一,(另外兩宗為龍虎宗和閤皂宗)為南朝梁陶弘景所開創。上清派經楊(羲)、許(謐、翽)的創建,王靈期的推廣,在東晉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宗教影響力。後來經陸修靜到陶弘景,不斷對上清經作蒐集整理的工作,在茅山經營凡數十年,開創了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陶弘景一生歷經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學識淵博,於陰陽五行、風角星算、醫術本草等無不通曉,又是有名的 「山中宰相」,梁帝有事常相與諮商。他既是上清派的重要傳人,又是茅山宗的一代宗師。絕意仕進,隱居茅山後,便著手弘揚上清經法,除廣泛蒐集整理上清經外 ,又編撰帶有教派史性質的〔真誥〕,並著有〔登真隱...
茅山道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漢景帝時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隱於江蘇省句容縣東南的茅山,後得道。南朝梁陶弘景亦隱居於此,開道教茅山派。入唐後茅山道派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頗受貴族、名流尊重。至明、清茅山道士遂成為道士的泛稱。
茅山道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山道派的法術。後代小說中泛稱道教中的法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莖細,各節具有白色短細毛。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葉似稻。圓柱形白色穗狀花序。穎果密生白色長軟毛,能隨風遠布。葉子可以製繩子、織席、修蓋屋頂等。地下嫩莖味甜可食。
茅房:大小便的地方。如:「他上茅房去了。」
茅塞:自謙知識淺陋未開。如:「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肆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花山賊》:「內一婦女尤勇捷,聚集茅山一道宮,縱橫出沒,略無忌憚。」 02.《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出入宮廷,略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柴的人。如:「樵夫」。唐.杜荀鶴〈遊茅山〉詩:「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群。」唐.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詩:「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函、書簽。《說文解字.木部》:「檢,書署也。」清.段玉裁.注:「書署,謂表署書函也。」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之一:「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
森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3 古例3.1 譯文4 近義5 反義6 例句7 引用 釋義紛然羅列的各種事物或景象。形容各種事物和現象,紛然羅列在眼前。 語源南朝梁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夫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古例北宋 道原 景德傳燈錄 慧海和尚:「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如森羅萬象,至空而極。」 譯文人在迷惑時追隨著法走,在醒悟時法由人理解,好比紛然羅列的萬事萬物,到空無實體時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近義包羅萬象 洋洋大觀 形形色色 五花八門 應有盡有 反義掛一漏萬 乏善可陳 例句天地萬物森羅萬象、無奇不有,只要多細細觀察、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