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茶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陸羽撰,三卷。詳述茶的起源、製茶器具及烹飲方法等,為世界上第一本最完整的茶書。清陸廷燦有《續茶經》三卷,訂正補輯,頗切實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專講某種事物或技藝的文章、著作。如:《水經》、《茶經》、《馬經》、《山海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單葉互生,秋冬間開白花。嫩葉焙製後可沖泡成飲料,味甘,種子可供作食用油。
以茶葉沖泡的飲料。如:「飲茶」、「檸檬茶」、「茶水招待」。
泛稱飲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暗咖啡色。如:「他把頭髮染成茶色。」
山茶:常綠亞喬木。產於大陸地區南方各省。葉呈長橢圓形,花大而美,有紅白等色及單瓣、重瓣的分別。
殺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綠茶加工製作時,將摘下的嫩葉加溫的過程。[例]綠茶經過殺青,可防止茶葉中的酵素發酵以保持茶葉的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煮茶所得的精華。茶煮好後浮在表面上的泡,稱為「沫」。輕的沫稱為「花」,在湯中層層混合的茶沫稱為「餑」。唐.陸羽《茶經.卷下.五之煮》:「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沫、薄,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
紅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酵過的茶,沏出的茶色紅豔,具有特別的香氣和滋味。臺灣及大陸地區華中、華南等地都有生產。因其製造過程費時繁複,故有些地區稱為「工夫茶」。
陸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33~804)一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唐復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門縣)。隱居於苕溪(今浙江西北部),自稱桑苧翁,朝廷欲召其為太常寺太祝,然終不就。性嗜茶,精於茶道,著有《茶經》三卷,言茶之原、法、具甚詳,於是天下尚茶成風,後世遂以陸羽為茶神。
熅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勢微弱的樣子。唐.陸羽《茶經.卷上.二之具》:「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
早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已經。宋.程垓〈醉落魄.風催雨促〉詞:「風催雨促,今番不似前歡足。早來最苦離情毒。」宋.張榘〈水龍吟.晝長簾幕低垂〉詞:「問曉山亭下,山茶經雨,早來開麼?」
茶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陸羽因著《茶經》三篇,故被後世尊祀為茶神。參見「陸羽」條。《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陸羽傳》:「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