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3.6081 ms
共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草茅之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居鄉野而不做官的人。《儀禮.士相見禮》:「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
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
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莖細,各節具有白色短細毛。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葉似稻。圓柱形白色穗狀花序。穎果密生白色長軟毛,能隨風遠布。葉子可以製繩子、織席、修蓋屋頂等。地下嫩莖味甜可食。
茅房:大小便的地方。如:「他上茅房去了。」
茅塞:自謙知識淺陋未開。如:「茅塞頓開」。
|
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植物的總稱。如:「綠草」、「草木」。
隨便、不認真。如:「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草書、草體。如:「狂草」、「行草」。
初步的。如:「草創」、「草約」、「草案」。
底稿、文稿。如:「起草」、「草圖」。
田野、荒野。如:「草澤」、「草莽」。
用草做成的。如:「草蓆」、「草鞋」。
|
草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草。《楚辭.屈原.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2.閒居不做官的人的謙稱。《新唐書.卷九八.馬周傳.贊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憲章者。」
3.山野鄉間。《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孫程傳》:「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二折》:「小生草茅,複姓司馬。」
|
刺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除草。比喻卑賤的事,為古代庶人在君王面前的自稱。《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士夫則曰下臣,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庶人則曰刺草之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