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25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荊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木的枝條。可以編製筐籃等器具,古代也用為刑具。《福惠全書.卷一二.刑名部.問擬》:「不用荊條,徒流按年里起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來編籃子,也可製成刑具。如:「負荊請罪」。
荊棘:泛指多刺的灌木。比喻困難。如:「雖然一路上荊棘重重,他卻一點也不退縮。」
謙稱自己的妻子。如:「拙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的小枝。如:「柳條」、「藤條」。
狹長的東西。如:「布條」、「麵條」、「金條」、「線條」、「油條」。
款目、項目。如:「法條」、「條款」、「條例」。
次序、系統。如:「井井有條」。
量詞: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條魚」、「兩條線」、「三條香菸」、「五條裙子」。B>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如:「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稷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後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後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請求責罰和原諒。《舊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鏐傳》:「敢不投杖責躬,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荊條或竹板打人。[例]鞭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竹或荊條等編成有孔的盛物器具。如:「魚簍」、「字紙簍」。唐.唐彥謙〈蟹〉詩:「扳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
班荊道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布置。荊,楚地出產的木材。相傳伍舉和聲子在鄭國野外相遇,把荊條鋪在地上,一起坐下吃東西,並談回楚國的事。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形容朋友在途中相遇,互敘舊情。也作「班荊道舊」、「班荊椒舉」、「椒舉班荊」。
刎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肉袒負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裸露上身,背負荊條。表示謝罪請罰。《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