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宋人。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夏、中國的簡稱。如:「華人」、「華語」、「中華」。
美麗的。如:「華美」、「華麗」、「華屋」。
光彩。如:「光華」。
繁榮、旺盛的樣子。如:「繁華」、「榮華」。
事物精美的部分。如:「精華」。
文飾。如:「樸實無華」。
時光。如:「年華」。
化妝用的香粉。如:「洗盡鉛華」。
虛空不實的。如:「浮華」、「華言」、「華而不實」。
斑白色。如:「華鬢」、「華髮」。
華山:山名。在大陸地區陝西省華陰縣南。
植物的花朵。同「花」。如:「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包圍宋國的都城。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國一直無法攻下宋國。宋國城內糧食的供應也將近匱乏,又聽說楚國將要在宋國內建造房屋,打算長期屯兵,因此宋國人民都非常害怕。宋國因此派大夫華元進入楚營,請求退兵。華元在一天夜裡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子反聽了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明白地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宋、鄭兩國交戰,宋國主帥華元因宰羊犒賞三軍時,獨獨漏掉車夫羊斟,使羊斟懷恨在心,故意使華元被俘,導致宋國戰敗的故事。比喻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為政,莫或同心。」亦比喻政令不統一。
爾詐我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際間鉤心鬥角,互相猜疑欺騙。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也作「爾虞我詐」。
城下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 ◎4《左傳.哀公八年》吳人行成,將盟,景伯曰:「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之盟;我未及虧,而有城下之盟,是棄國也。吳輕而遠,不能久,將歸矣,請少待之。」弗從。景伯負載,造於萊門。
羊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羊肉所作的羹。《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華元之將戰,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
弭兵之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末期晉楚兩國爭戰不休,夾在中間的宋國遭池魚之殃,華元、向戌先後兩次召開弭兵之會,約合晉楚在宋結盟,規定除齊秦兩大國外,各國要向晉楚朝貢,以平分霸權。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各自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各自為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魯宣公二年的春天,楚任命鄭公子歸生攻打宋國。兩軍交戰前,宋國主帥華元宰羊犒賞軍士,但卻漏掉幫他駕車的車夫羊斟,使得羊斟懷恨在心。等到開戰,羊斟就對華元說:「前天宰羊犒賞軍士,分給誰是你作主;今天車子是我來駕駛,要往那裡去由我作主。」於是故意使華元被俘,導致宋國戰敗。後來「各自為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不顧全整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