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8.78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蕪湖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安徽省當塗縣西南,因縣境內有蕪湖而得名。地瀕長江東岸,東通水陽、青弋諸江,西達巢湖沿岸諸縣,水運甚便。清光緒二年依中英煙臺條約開為商埠,商業繁盛。簡稱為「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園荒廢。如:「荒蕪」。
眾草叢生的地方。如:「綠蕪」、「平蕪」。
比喻繁雜的事物。如:「去蕪存菁」。
蕪菁:一種蔬菜。葉大,春開黃花,根多肉,可食。俗稱為「大頭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匯聚的地方。如:「湖泊」、「湖沼」、「湖濱」、「洞庭湖」、「湖光山色」。
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縣名。參見「蕪湖縣」條。
2.湖泊名。位於安徽省蕪湖縣西南。因蓄水不深,且多蕪藻,故稱為「蕪湖」。丹陽湖水南流入此,再合五丈湖至縣境西流入長江。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寺的住持。《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內去;二件,不要與和尚說話;三件,去了就回。來得遲,我便來尋你也。』」《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貧僧當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菴裡的,後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縣名。位於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曹操攻孫權,築城於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貧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自稱的謙辭。《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貧僧請取這袈裟,試令羅公取之。不得,是羅公輸;取得,是貧僧輸。」《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道:『貧僧當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菴裡的,後來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江淹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