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藍閃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閃石的英文名稱Glaucophane係源自希臘字中的藍色的(Bluish)和出現(to appear)二字,以象徵具有灰藍至暗藍的顏色。自然界中晶體通常呈柱狀、條狀或針狀,集合體則作纖維狀、粒狀或塊狀。具有一組完全解理,條痕呈淺灰至藍灰色。它是一種含鈉、鎂、鋁較高的矽酸岩礦物,其中少量的鐵可以取代鎂的位置,若含鐵量多,則比重較大,顏色也較暗些。 藍閃石是屬於變質成因的一種礦物,通常產在板塊隱沒帶靠大洋一側的低溫高壓變質帶內。以台灣地區為例,藍閃石主要產在花蓮瑞穗西北方的藍閃片岩中,係屬大南澳片岩的玉里層,岩體夾於雲母一石墨一石英片岩與千枚岩之間,呈脈狀分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青色。如:「湛藍」、「蔚藍」、「藍天白雲」。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如:「石頭」、「石塊」、「砂石」、「岩石」、「大理石」、「投石問路」、「一石二鳥」。
部首。
姓。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亦稱為「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開、躲避。如:「閃躲」、「閃避」。
光線快速出現、消失。如:「閃電」、「閃光」。
突然顯現。如:「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身體扭傷。如:「閃了腰」。
光線一明一滅。如:「消防車的號誌一閃一閃的。」
閃閃:亮光耀動的樣子。如:「金光閃閃」、「閃閃發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