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0.2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七月十五日,祭拜祖先、無主鬼魂的儀式。參見「盂蘭盆」條。
蘭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意為倒懸。指餓鬼道眾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為梵語Ullambana的音譯。佛教徒於僧團結夏安居結束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用豐盛的供品,供養三寶以救先人倒懸之苦,相傳是出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盂蘭盆經》述說其事。在唐時,已將「盆」解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變成中元節祭祀祖先及占候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面編織成一個盆碗形以放紙錢等物的器具,稱為「盂蘭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燒後,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氣候。
蘭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齋僧、拜懺、放焰口等活動,以超渡祖先及餓鬼道眾生的法會。參見「盂蘭盆」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圓形、口大底淺的裝物容器。如:「面盆」、「澡盆」、「花盆」、「盆栽」、「盆景」。
形狀如盆的。如:「盆地」。
量詞。用於計算盆裝物的單位。如:「一盆花」、「兩盆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俗稱於中元節舉行的盂蘭盆會。如:「中元普渡」。也作「普度」。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元普渡在民間傳統中,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中元節為什麼要拜拜普渡呢?所謂中元節,其實是結合佛教「目連救母」發展出 來的「盂蘭盆節」,以及道教天、地、水三官的「三元祭」演變而成的民間習俗,前者為孝親而超渡孤魂餓鬼,後者是地官清虛大帝巡視人間赦罪之日,因此要誦 經、祭拜,由於「盂蘭盆節」及「中元」恰巧都在農曆7月15 日,後來便結合成我們現今所說的「中元節」,要拜神也要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廟裡拜、公司拜、家裡也拜,儀式有何不同?中元普渡形式眾多,有由...
望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每月十五日。《西遊記》第八回:「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寶盆,具設百樣奇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汝等享此『盂蘭盆會』,如何?」《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望日嫦娥盻夜,秋宵織女停梭。」
筆筒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筒樹目錄1 基本資料2 介紹2.1 莖2.2 葉2.3 果實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5 相關教學資源 基本資料學名:Cyathea lepifera (Hook.) Copel.英文名:Common Free Ferm別名:蛇木、蛇木桫欏、山大人、山棕蕨、蘭盆筆筒樹等植物分類:桫欏科(Cyatheaceae)桫欏屬(Cyathea)(註1)植物形態:地生植物原產地:分布於中國大陸南部一帶、菲律賓、琉球群島等地區台灣分布:台灣大部分的筆筒樹分佈於低海拔的山區,通常見於向陽的潮濕環境,生於溪谷、林緣或在開闊坡地上群生用途:食...
渾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自然之氣。《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唐.楊烱〈盂蘭盆賦〉:「渾元告秋,羲和奏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