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72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螺旋狀(擰扭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為身體造形之一,指肩胛與骨盆方向相左、擰扭所形成之螺旋狀造形。
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 & ""Laban Concepts & Laban Dialects: Issues of Shape,""《The Guild Magazine》no. 77, May 1988: 23-31、《The LMA Compendium》199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靶的中心。如:「眾矢之的」。
目標,心中想到的地方。如:「標的」、「目的」。
確實的。如:「他的確是個好人!」、「那本書的確是我的。」
表所屬的介詞。如:「我的書」、「他的妹妹」、「公園裡的花」。
形容詞語尾。如:「美麗的」、「可愛的」、「帥氣的」、「認真的」。
人稱代名詞。如:「開車的」、「走路的」、「賣花的」、「忙碌的」。
副詞詞尾。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飛」、「好好的讀書」。
語尾助詞。如:「這是難免的」、「這是不可以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返回、回來。如:「凱旋」。
繞圓而轉。如:「旋轉」、「回旋」。
不久。如:「旋即」。
旋律:依節奏上一定的關係連續奏出的樂音。如:「這首曲子的旋律相當優美。」
如螺旋狀的。如:「旋風」。
後腦上頭髮呈漩渦狀的部位。如:「髮旋」、「據說頭上有雙旋的人很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絞、扭轉。如:「把毛巾擰乾才可掛起來。」《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忙叫柳條兒擰了個熱手巾來擦了擦臉。」
2.用手指夾住皮肉旋轉。如:「擰耳朵」、「再調皮搗蛋就擰你嘴巴!」《紅樓夢》第八回:「寶釵也忍不住,笑著把黛玉腮上一擰。」
用力扭轉。如:「擰緊螺絲。」「把水龍頭擰開。」
弄錯、弄僵。多表示在某種情境下,想法、做法與願望或實際情況相悖。如:「說擰了」、「鬧擰了」。《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我是把兩樣東西的名兒記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左弄右弄,不知怎樣弄擰了,就撤了任,鬧了一身的虧空。」
倔強、固執。如:「擰性」、「這小孩子脾氣真擰。」《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玉格這孩子,真個的,這怎麼擰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足類軟體動物。帶硬殼,殼上有旋紋。如:「田螺」、「海螺」。
形容像螺殼紋路一樣的東西。如:「螺髻」、「螺絲釘」、「螺旋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手握緊用力旋轉。如:「扭轉」、「扭動」。
揪住。如:「扭住他,別讓他跑了。」
身體左右搖擺。如:「扭腰」、「扭扭舞」。
扭扭捏捏:舉止害羞、不自然的樣子。如:「這個小丑故意扭扭捏捏的上場,惹得全場觀眾大笑。」
筋骨折轉。如:「我一不小心,把腳扭傷了。」
螺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像螺絲表面的扭紋曲線。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