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2.4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以求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正的知識是來自生活中的實踐及學習,為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的一句教育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認為。如:「以為」。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外」、「以上」、「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求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知識。唐.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辭其親,甘窮餓而樂別離者,豈有二事哉!篤守道而求知也。」
發現學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直觀教學:重視實物的觀察、親身的經驗、感受、操作等的學習。4.根據杜威「做中學」的理論:實踐杜威「行以求知」之學習理論。 五、教室的特色1.教室的孩子不固定坐在椅子上,教室充滿活動和聲音。2.老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3.有較多的小組和個別的學習活動。4.環境布置豐富,孩子可自由取拿材料。 六、教室布置1.依幼兒興趣將教室布置成幾個角落,每個角落中盡量放置足以引起幼兒興趣的玩具、教具或其他事務,供幼兒自己取放,讓幼兒在玩耍中學唱。2.這種布置方法稱「角落布置」,而各個角落又可稱為「發現角」或「發現學習角」。3.幼兒園常...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