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伍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人出身。《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幸虧炮船上統帶趙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懷孕。如:「有身」、「身孕」。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軍隊的編制,五人為一伍。今用於指軍隊。如:「入伍」、「退伍」。
一伙、一同。如:「與狼為伍」。
數目字。「五」的大寫。
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奉獻自己。《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臣出身為國,破家立事,至乃懷忠獲釁,抱信見疑。」漢.禰衡〈鸚鵡賦〉:「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
2.指仕宦為官。《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裡要收留拜住回家成親,教他讀書,以圖出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出身,多少掙些家私。」
3.因個人前段經歷或家庭背景而具備的身分。如:「工人出身」。《三國演義》第二回:「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漢不論出身低,實不相瞞,我這賤內,就是這裡頭出身。」
4.舊稱丫鬟嫁人為「出身」。《金瓶梅》第六二回:「這小丫頭綉春,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
行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的行列,古代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亦泛稱軍隊。《史記.卷八二.田單列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閒,盡散飲食饗士。」漢.賈誼〈過秦論〉:「躡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
正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稱文官由科甲出身,武職由行伍出身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老先生抱負大才,要從正途出身,不屑這徵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一回:「及至他批了出來,底下人的命,也是什麼正途出身,封疆開府。」
吉星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8~1958)字紹武,河南扶溝人。行伍出身,歷任排、連、營、團長。七七抗戰,堅守宛平縣城,積功升師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國軍撤退至臺後,任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八二三砲戰時,中彈殉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