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0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止行為,一舉一動。宋.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詞:「行坐深閨裡。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小娘子,這裡不是安頓你去處,你須見他們行坐時只要壞你。」
行坐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慌意亂,坐立難安。《三國演義》第八回:「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八回:「從這天起,他便如油鍋上螞蟻一般,行坐不安。」
行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走邊休息。例:有閒个時節,來𠊎个莊下行行坐坐。(有空的時候,來我的家鄉走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臀部依附在物體上。與「站」相對。如:「坐下」、「請坐」、「坐在椅子上」。
搭乘。如:「坐車」、「坐船」。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堅守不去。如:「坐鎮」。
因罪受罰。如:「坐死」、「連坐法」。
不勞動、不工作:「坐享其成」、「坐收漁利」、「坐吃山空」。
坐月子:婦女產後一個月裡調養身體。如:「她在坐月子期間受到很好的照顧。」
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異記》(據《太平廣記.卷二二○.魏淑》引)大曆(歷)中,元察為邛州刺史。而州城將有魏淑者,膚體洪壯。年方四十,親1>老妻少,而忽中異疾,無所酸苦,但飲食日損2>,身體日銷3>耳。醫生術士,拱手無措4>。寒暑未周,即如嬰孩焉,不復能行坐語言。其母與妻,更相提抱。遇淑之生日,家人召僧致齋,其妻乃以釵股挾之以哺,須臾,能盡一小甌。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漸長,不半歲,乃復其初。察則授與故職,趨驅氣力,且無少異。後十餘年,捍蠻,戰死于陳。 〔注解〕 (1) 親:指父母親。 (2) 損:減少。 (3) 銷:削弱。此處指縮小。 (4) 拱手無措:拱起手來,無計可施。拱手,雙手在胸前相抱。措,措施、計...
孜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溫婉、柔順。宋.歐陽修〈惜芳年.因倚蘭臺翠雲嚲〉詞:「睡未足,雙眉尚鎖,潛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宋元戲文輯佚.許盼盼燕子樓》:「自來舉止孜孜地,那更好模好樣,一捻兒身己。」
嬰幼兒發展里程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嬰幼兒發展里程碑1.1 一個月1.2 滿三個月1.3 七個月1.4 十二個月 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發展里程碑是指幼兒成長至特定年齡時,所能掌握的能力或動作。這些動作乃容易察覺,並反映嬰兒在發展階段所能學會的綜合能力。就有關幼兒發展的描述,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大肌肉動作: 運用大肌肉群組進行坐下、站立、走路和跑步等保持平衡及轉換姿勢和動作。小肌肉運動: 運用雙手進食、繪畫、更衣、玩耍或寫字。言語能力: 說話、運用身體語言及手勢、溝通及學會明白其他人說的話。認知能力: 思考能力,包括學習、了解、解答疑難、推理及記憶。社交...
似漆如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膠和漆黏著一樣。比喻友誼的堅固、篤厚或感情的親密投合。元.湯式〈醉花陰.銀甲桃燈玉荷小套.刮地風犯〉曲:「雨情濃似漆如膠,行坐處似美玉連環套。」明.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三折:「看了他形容端正不虛囂,偶然間相會飲香醪,則他那溫恭謙遜意勤勞,猛然間遇著,似漆如膠。」也作「如膠似漆」。
萬死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三國演義》第八回蟬曰:“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興嘆,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2.語譯 雖然有一萬次死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3.故事內容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驕橫跋扈,出入宮廷用皇帝的儀仗,並讓弟弟、侄兒統率禁軍,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論老小一律封為列侯。他還徵二十五萬民夫為自己修築宮室,又從民間選來八百美女,納入宮內。司徒王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