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旅客。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詩:「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孽海花》第一六回:「誰家坐客不請行客,倒叫行客先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變化。如:「變幻莫測」。宋.辛棄疾〈聲聲慢.征埃成陣〉詞:「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
觀察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種類3 三、優點4 四、缺點5 資料來源 一、定義觀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情境或受控制的情境下,根據研究對象的行為進行有計劃的觀察,並按照觀察的紀錄為研究對象的行為進行客觀性解釋的一種研究方法。 二、種類(一)按照情境與結構區分:1.結構性觀察2.非結構性觀察:比較沒有明確的研究目的、程序與工具的一種較有彈性的觀察方法。(二)按照方法區分:1.參與觀察2.非差與觀察(三)按照記錄區分:1.描述性觀察2.推論性觀察3.評鑑性觀察 三、優點(一) 有較佳的外在校度,且較少發生反作用。(二) 能降低被觀察...
專業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範主要包括研究結果的分析與報導兩項。在結果分析方面,研究者應客觀的將所獲得的有關資料,依據研究設計進行客觀分析,不可刻意排除負面的以及非預期的研究資料,使讀者能完整的掌握研究的結果。在結果報導方面,研究者有義務將研究設計的缺失及限制詳細條述,使讀者瞭解研究的可信程度。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專業倫理英文關鍵字:Professional ethics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86-87。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學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社會學(sociology of teaching)目錄1 定義2 研究發展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運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對於教學活動進行客觀且有系統研究,透過詮釋其意義的一門科學。教學社會學可被視為教學結合社會學員原理原則,來分析教學過程或班級經營中師生或學生之間社會互動關係的研究,讓教育社會學研究又開啟另外一個領域。 研究發展教學社會學早期的研究,可以華勒(W. Waller)為代表,尤其他在1932年所出版的《教育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書,所持的各種論點至今...
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渡口,過河的地方。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詩:「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唐.劉禹錫〈松滋渡望峽中〉詩:「渡頭輕雨灑寒梅,雲際溶溶雪水來。」
校長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各地方政府組織目前對現職校長並無一套完整、客觀且明確的評鑑制度,因此,造成無從對校長的辦學表現進行客觀的審查。由於校長的領導品質,關係著一個學校的辦學是否良好,為提高校長的辦學品質,便必須藉由建立完善的校長評鑑機制。張德銳(1999)認為校長評鑑是對校長的表現作價值判斷與決定的歷程,其步驟是根據校長表現的標準,蒐集一切有關校長客觀的資訊,以了解校長表現的優劣得失,藉此探究其原因,以協助校長進行品質改善和做為行政決定的依據。吳清山、林天祐(2002)認為校長評鑑可以用來証明(prove)自己所表現的成就;亦可用來改進(...
藉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事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只是苦了我們行客,入店投宿,出店上路,都要稽查。地保衙役,便藉端騷擾。」也作「借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