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動的蹤跡。如:「行蹤可疑」。唐.曹唐〈漢武帝將候西王母下降〉詩:「樹影悠悠花悄悄,若聞簫管是行蹤。」《西遊記》第五回:「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來雲去,行蹤不定。」
行蹤飄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行止不定。如:「老和尚雲遊天下,行蹤飄忽,很難聯絡。」《洪秀全演義》第二六回:「況洪軍遍地,聲東擊西,行蹤飄忽,故廬州有此警信,亦未可定,似此不用思疑。」
行蹤無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行止不固定。《老殘遊記》第二○回:「那青龍子,我卻知道,是個隱士;但行蹤無定,不易覓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跡。如:「蹤跡」、「蹤影」、「追蹤」、「行蹤」、「芳蹤」、「無影無蹤」。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飛龍全傳》第二回:「倘若有人犯我,管教他一家兒頭腦都痛,方顯得大丈夫的行蹤,不似那怕事的懦夫俗子,守株待兔。」
功虧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ī kuì釋義︰猶「功虧一簣」。見「功虧一簣」條。 01.明.張煌言〈上延平王書〉:「倘尋徐福之行蹤,思盧敖之故跡。縱偷安一時,必貽譏千古。即觀史載陳宜中、張世傑兩人褒貶,可為明鑑。九仞一簣,殿下寧不自愛乎?」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早上還在秦國,晚上卻已在楚國。比喻行蹤不定,四處飄泊。宋.晁補之〈北渚亭賦〉:「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齣:「烽煙滿郡州,南北從軍走;嘆朝秦暮楚,三載依劉。」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放倒旌旗,停敲戰鼓,肅靜無聲,不露行蹤。《三國志.卷三六.蜀書.趙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後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進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個京察,簡放道府出來,偏偏遇著匪亂,就此偃旗息鼓的攜眷出京。」也作「掩旗息鼓」、「偃旗臥鼓」、「臥鼓偃旗」、「臥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他人的行蹤。如:「文旌」、「行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