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43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服狹小。《說文解字.衣部》:「,衣小也。」漢.王充《論衡.自紀》:「夫形大,衣不得。」
2.狹小、狹隘。如:「心」、「小」、「狹」。唐.杜甫〈負薪行〉:「面妝首飾雜啼痕,地衣寒困石根。」
3.急躁。如:「急」、「躁」。《晉書.卷四二.王濬傳》:「吾始懼鄧艾之事,畏禍及,不得無言,亦不能遣諸胸中,是吾也。」
參見「褼」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氣度狹窄。《史記.卷二三.禮書》:「化隆者閎博,治淺者狹,可不勉與!」《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劉般》:「倀能說經書而用心狹,遷嚴毅剛直而薄於藝文。」
2.土地或空間狹小。《北史.卷六.齊本紀.高祖神武帝》:「雖有山河之固,土地狹,不如鄴,請遷都。」宋.蘇舜欽〈滄浪亭記〉:「時盛夏蒸燠,土居皆狹,不能出氣。」
狹小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量狹窄,胸襟不恢廓。如:「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班長已經不再那麼狹小器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狹小,性情急躁。《詩經.魏風.葛履.序》:「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急。」《商君書.墾令》:「重刑而連其罪,則急之民不鬥,很剛之民不訟。」也作「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飄動的樣子。明.張自烈《正字通.衣部》:「褼,褼,衣揚貌。」
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己見,不聽從人言。宋.蘇軾〈提舉玉局觀謝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剛自用,可謂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難。」也作「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窄心胸。《詩經.魏風.葛屨》:「維是心,是以為刺。」《北史.卷三一.列傳.高允》:「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無也。而前史載卓公寬中,文饒洪量,心者或之弗信。」《老殘遊記》第九回:「若佛、道兩教,就有了心,惟恐後世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說出許多天堂地獄的嚇唬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度量狹窄,性子急躁。《南史.卷二一.列傳.王弘》:「性隘,人有忤意,輒加詈辱。」《明史.卷一九七.霍韜列傳》:「韜學博才高,量隘,所至與人競。」
2.空間狹窄。《資治通鑑.卷一六八.陳紀二.文帝天嘉三年》:「後梁主安於儉素,……以封疆隘,邑居殘毀,干戈日用,鬱鬱不得志,疽發背而殂。」清.徐松《宋會要輯稿.方域一.東京雜錄》:「畫圖來上,恐動民居,帝曰:『内城隘,誠合開展,拆動居人,朕又不忍。』令罷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窄。如:「若遇上心胸窄的人,須小心應付,以免招來是非。」《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因房屋窄,停放過了頭七,將靈柩送在祖塋安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狹小,性情急躁。《北史.卷二九.劉昶傳》:「而天性躁,喜怒不恆。」也作「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