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4.1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親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戚與知己。《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唐.白居易〈山中問月〉詩:「如歸舊鄉國,似對好親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如:「父親」、「母親」、「雙親」、「慈親」。
具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關係的。如:「親人」、「親兄弟」、「親朋好友」、「姻親」。
自己的。如:「親口」、「親自」、「親手」、「親眼看到」。
接近。如:「親近」、「親信」、「親和力」。
愛。如:「親愛」、「相親相愛」。
指婚姻之事。如:「成親」、「結親」、「提親」、「求親」。
指新娘。如:「娶親」、「迎親」。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親嘴」、「親吻」。
夫妻雙方的家屬稱呼對方的父母。如:「親家公」、「親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殺死。同「殺」。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王謙在莒城打煞人了,叫我寄個信去,報與他母親知。」
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瞭解。《三國演義》第四○回:「先生見教極是。但須稟告母親知道。」《文明小史》第五○回:「洋老總一瞧他神氣不對,知道必有事情。」
稟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屬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報告。《三國演義》第四○回:「琮曰:『先生見教極是。但須稟告母親知道。』」
卓文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家當,開了一間小酒鋪。卓文君親自當掌櫃賣酒,司馬相如則兼打雜工作,生活相當清貧。後來還是卓文君的父親知道愛女的情形後,接濟了許多銀兩,並將卓文君的嫁妝補送過來,他們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評價  卓文君堅強果決的個性,在當時可算是奇女子,她富於浪漫色彩、敢於追求愛情,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機,充滿感性又不失聰慧,這就是不一樣的卓文君! 參考資料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1/n1518005.htm維基百科
動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怒、生氣。[例]父親知道他荒唐的行為後,大為動怒。
欲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要、期望。《董西廂》卷一:「又沒個親知為伴侶,欲待散心沒處去。」也作「欲要」。
釣金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宋朝時候張仁進京考試中榜,寫信回來欲接家眷上京同住,但妻子王氏卻獨自前往,將母親棄之不顧。其弟張義每日到孟津河釣魚養母,有一天釣到一隻金龜,又得知哥哥張仁做了祥符令,回家稟告母親,母親知道後大為震怒,便叫張義前往質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