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6.1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觸媒焚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焚化過程中,以觸媒氧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而增進焚化效能的方法。對大部份的空氣污染物而言,傳統的焚化法需要1200~2000℉的操作溫度。因為在高溫下操作,故亦產生大量的氮氧化物。觸媒焚化的操作溫度則僅在600~900℃之間,故不會產生氮氧化物。觸媒焚化的其他優點詳「觸媒燃燒」一詞之解釋。下圖簡示其流程與操作條件:
  
  圖中典型催化器的長度/直徑比約0.5,為達90~95%的去除率,每1000scfm(廢氣+輔助燃料的燃燒產物)需有1.5~2.0ft3體積的觸媒。
觸媒焚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化爐之一種,其原理為令廢棄物通過多孔之觸媒,而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氧化反應,通常用於處理氣狀廢棄物,可節省燃料的費用。觸媒焚化法應注意催化劑易過熱而老化,燃氣中若有鉛、銻、鎘、鋅、磷、砷、及銅等,會將觸媒毒化(poisoning)以致失效,高分子有機物及粉塵則會封死觸媒之表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以角頂撞。如:「牴觸」。
感動。如:「感觸」、「觸動」。
冒犯。如:「觸犯」、「觸怒」。
兩物相接、遇到。如:「接觸」、「觸殺」、「觸電」、「觸摸」、「一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撮合男女婚姻的人。如:「媒人」、「媒婆」。
居中聯繫,使雙方產生某種特定關係的事物。如:「病媒」、「媒介」、「媒體」、「風媒」、「蟲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如:「焚燒」、「焚化」、「玩火自焚」、「憂心如焚」、「玉石俱焚」。
乾燥的。如:「焚風」。
焚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體燃燒使它化為灰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當時盛殮已畢,就焚化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夢你父親問我要錢使用,我正要念些經,焚化些冥錢與他呢。」
觸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上指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不受化學變化影響,不被消耗的物質。通常加速反應速率者,稱為「正催化劑」;抑制、延緩化學反應者,舊稱為「負催化劑」,現稱「抑制劑」。生物體內的催化劑通常稱為「酵素」或「酶」,而生物體外的其他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一般多為貴金屬系,並可再回收利用。也稱為「催化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