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8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訓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訓的言語。《左傳.僖公七年》:「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也作「訓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讓。如:「辭卸」、「辭謝」、「推辭」。
避開。如:「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道別。如:「告辭」、「辭行」、「辭別」。
解職。如:「辭職」、「辭退」。
言詞、文詞。通「詞」。如:「言辭」、「措辭」。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世:死亡。如:「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辭歲:除夕夜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可遵循的言語。如:「古訓」、「庭訓」、「校訓」、「家訓」、「不足為訓」。
解釋文字的意義。如:「訓詁」。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九一.外制集序》:「於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訓辭爾雅,彬彬可觀。久之而增華加厲,鋪張藻飾,予取予求,無復體要。」
深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味深長。《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
有條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條不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爾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雅正直。《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洛陽古多士,風俗猶爾雅。」
分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別的界限。《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序》:「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
校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教誨誡勉學生的訓辭。如:「禮、義、廉、恥為國民中學共同的校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