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4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01.《漢書.卷六○.杜周傳》:「方進終不舉白,專作威福,阿黨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託、委任。如:「託售」、「託付」、「委託」、「託孤」。
請求幫助。如:「請託」、「懇託」、「拜託」。
借故推諉躲避。如:「推託」、「假託」、「託辭」。
依靠。如:「託福」、「託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私的。如:「公平」、「公正」、「公道」。
大眾的。如:「公物」、「公海」、「公筷母匙」、「公眾人物」、「公共安全」、「北大西洋公約」。
國家的、政府的。如:「公營」、「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
明白的讓大眾知道。如:「公開」、「公告」、「公布」、「公諸於世」。
大眾的事務。如:「公事」、「辦公」、「公私分明」、「因公忘私」、「假公濟私」。
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位。
稱謂:A>祖父。如:「外公」。B>丈夫的父親。如:「公婆」。C>尊稱年老或有地位的人。如:「李公」、「趙公」。
屬雄性動物的。如:「公雞」、「公牛」。
公制度量衡的名稱。如:「公斤」、「公尺」、「公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個人事物的。如:「私事」、「私章」、「私宅」、「私塾」、「私生活」、「私房錢」。
為自己利益的、偏重一方的。如:「自私」、「私心」、「私利」、「大公無私」。
暗自的、祕密的。如:「私自」、「私下」、「私逃」、「私藏」、「私底下」、「私相授受」、「私定終身」。
不合法的、不正當的。如:「私酒」、「私貨」、「私鹽」。
非法的買賣。如:「走私」、「緝私」。
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政府機關專為刊登法令法規或其他事項所發行的定期刊物。
2.國際會議結束後,對外發布的公開聲明,說明會中討論的結果。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託公報私注音︰ㄊㄨㄛ ㄍㄨㄥ ㄅㄠˋ ㄙ漢語拼音︰tuō gōng bào sī釋義︰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 01.《漢書.卷六○.杜周傳》:「方進終不舉白,專作威福,阿黨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源) 參考詞語︰因公行私注音︰|ㄣ ㄍㄨㄥ ㄒ|ㄥˊ ㄙ漢語拼音︰yīn gōng xíng sī釋義︰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 01.《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 參考詞語︰因公假私注音︰|ㄣ ㄍㄨㄥ ㄐ|ㄚˇ ㄙ漢語拼音︰yīn gōng jiǎ ...
畏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顧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刑罰威獄,使民畏忌。」《漢書.卷六○.杜周傳》:「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
借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假公濟私」原作「託公報私」。西漢末年,外戚專政,朝政幾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虛設,國勢動盪不安,外戚大臣之間明爭暗鬥,更是時有所聞。當時王莽已有謀篡漢室的野心,他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並且一步步地剷除所有反對他的人。翟方進是漢成帝時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
因公假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假公濟私」原作「託公報私」。西漢末年,外戚專政,朝政幾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虛設,國勢動盪不安,外戚大臣之間明爭暗鬥,更是時有所聞。當時王莽已有謀篡漢室的野心,他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並且一步步地剷除所有反對他的人。翟方進是漢成帝時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