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415.4231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偏頗、不公正。漢.王充《論衡.自然》:「德彌薄者信彌衰,心險而行詖,則犯約而負教。」唐.柳宗元〈送賈山人南遊序〉:「言未嘗詖,行未嘗怪。」
2.諂媚。《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翟)義父故丞相方進,險詖陰賊。」唐.顏師古.注:「詖,佞也。」
|
詖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頗不正當的行為。《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
詖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頗不公正的言辭。《孟子.公孫丑上》:「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
|
曲學詖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彎曲不直。詖,斜歪不正。曲學詖行指做學問不入正道,行為歪斜不正。宋.陸九淵〈與張輔之〉:「古之所謂曲學詖行者,不必淫邪放僻,顯顯狼狽,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
險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邪惡不正。《詩經.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宋史.卷四七○.佞幸傳.趙贊傳》:「趙贊,并州人,性險詖辯給,好言利害。」
|
調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耍詐狡滑的行為。《金瓶梅》第二○回:「這三行人不見錢眼不開,嫌貧取富,不說謊調詖也成不了的。」
|
詖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當而放蕩的言論。語本《孟子.公孫丑上》:「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
|
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
三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位聖人:(1)伏羲、文王、孔子。《漢書.卷三○.藝文志》:「人更三聖。」顏師古注引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3)文王、武王、周公。《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於二代,三聖制法。」唐.顏師古.注:「三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漢.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詖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
知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言談中了解他人的真意。論語.堯曰:「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